[发明专利]发动机的润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2898.0 | 申请日: | 201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钱有恒;唐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9/06 | 分类号: | F01M9/06;F01M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具体地说是利用甩油齿轮的齿来携带和飞溅润滑油形成油雾来润滑发动机箱体内的各运动件,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工作时,为了保证发动机箱体内的各运动件的可靠工作,需要不断的用润滑油来润滑、清洗、冷却各运动件的工作面,才能保证发动机长期稳定的工作。
在已有的发动机技术中,发动机底部有一个储存润滑油的油底壳,大多数发动机的润滑是用机油泵强制泵油加曲轴等运动件的飞溅润滑的混合润滑方式;对成本要求严的发动机则是省去机油泵,在与曲轴相连接的连杆小头端设有甩油针,甩油针通过曲轴的旋转间歇的与油底壳润滑油接触用以飞溅润滑油形成油雾润滑各运动件。但是,在这样的润滑装置中,由于发动机连杆小头端甩油针的间歇工作和离部分发动机件如气门机构等的距离较远,溅起的油雾不能可靠的保证发动机所有部件的润滑,所以有的发动机就专门增加一个甩油齿轮来提高润滑效果,这种结构有例如中国发明专利200610097164.6所记载的“发动机气门机构的润滑装置”。
但是,这样的已有润滑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为了保证甩油齿轮相关部件的可加工、可装配和长期可靠工作性,需要在发动机下半部箱体专门设一个中间墙体及从外箱体打通孔以保证甩油齿轮轴孔可以加工出来和可安装、甩油齿轮轴有2端支撑,形成外部箱体面是最终加工成通孔的甩油齿轮轴孔,这样就增加了成本和结构的复杂程度,还存在润滑油从外部箱体通孔处渗出的质量隐患。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甩油齿轮相关部件容易加工和装配并且成本更低的结构,还要杜绝可能的质量隐患。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发动机的润滑装置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发动机有上箱体和下箱体,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套装有发动机曲轴,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与发动机曲轴之间套装有轴承,曲轴一端支承在发动机的上箱体上,另一端支承在发动机的下箱体上,所述发动机上箱体和下箱体结合面与发动机曲轴轴心线倾斜交叉,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合箱后的底部装有润滑油;正时齿轮套装在发动机曲轴上并与曲轴同步旋转,所述下箱体曲轴轴承孔下方设置有为盲孔的安装孔,在所述的安装孔上套装有悬臂的甩油齿轮轴,甩油齿轮轴的轴心线与曲轴轴心线平行,甩油齿轮轴根部上套装有甩油齿轮,甩油齿轮与所述正时齿轮相啮合,甩油齿轮下部局部浸泡在润滑油里;这样既保证了甩油齿轮正常工作,使甩油齿轮的齿顶部分始终接触润滑油,同时避免了曲轴、正时齿轮接触到油底壳的油平面,损耗发动机功率,甩油齿轮还可以溅起足够的润滑油,甩油齿轮靠甩油齿轮轴根部套装的结构也可以保证长期工作的可靠性。甩油齿轮溅起的润滑油及油雾通过推杆的通道进入气缸盖,能直接润滑里面安装的各个运动件,也包括润滑下部的曲轴、凸轮轴等运动件。在完成上述润滑后润滑油沿上下箱体的内壁下流,又回到油底壳中。同时在上箱体、下箱体的局部位置设有伸出筋,伸出筋可以有效的控制飞溅的润滑油量和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沿曲轴轴心线的垂直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垂直剖视图。
图中:1-上箱体,2-下箱体,3-曲轴,4-连杆小端,5-连杆大端,6-曲轴轴承,7-发动机总成,8-正时齿轮,9-油底壳,10-润滑油,11-气缸体,12-气缸,13-活塞,14-气缸盖,15-进气门,16-排气门,17-凸轮轴,18-下摇臂,19-凸轮轴轴,20-下摇臂轴,21-推杆,22-气缸盖罩,23-上摇臂,24-上摇臂轴,25-甩油齿轮轴,26-甩油齿轮,27-伸出筋,28-甩油针,29-上下箱体合箱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