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碳纤维材料医用绷带的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22534.2 申请日: 2011-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2499992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0
发明(设计)人: 于楠楠;栾清杨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15/30 分类号: A61L15/30;A61L15/28;A61L15/26;A61L15/18;A61L15/44;A61F13/00;B32B9/02;B32B27/04;B32B27/12;B32B7/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6011 辽宁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碳纤维 材料 医用 绷带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疗器材医用绷带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碳纤维材料医用绷带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医用绷带主要包括石膏绷带和医用高分子绷带,石膏绷带由纱布浸透生石灰水作成,存在防水性不好,绷带需要放在热水里进行软化处理,水渗入进去很难排干,容易造成病人患处感染,在透气性和强度方面均不够理想。

医用高分子绷带是传统普通石膏的替代品,具有固化时间短,强度高,透气,易拆除,在X线下透视效果好的特点;但仍存在缠绕时易粘缠手套,气味刺鼻,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而且在承重方面不能满足应用需要。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舒适安全,透气性好,硬度高,质量轻,X线透射性好,防水性强,操作方便,不粘缠手套,塑形性好,无刺鼻气味,质量稳定,适用范围广的新型碳纤维材料医用绷带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绷带内层是将抗拉强度较高的碳纤维用酚醛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材料,即为单向的连续纤维;碳纤维外层采用气相沉降法,经高温加热,使氯硅烷和高纯氢气发生反应,氯硅烷裂解为氯化氢和碳化硅,碳化硅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碳化硅层,即成一种新型的复合体,增强了绷带的受力,增大了绷带的抗裂能力,提高了绷带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延伸性,耐腐蚀性;再在碳化硅外层粘贴预浸过的竹炭纤维布,竹炭纤维布容易吸收汗液,透气性好,竹炭纤维布需先在20~40℃药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置于通风阴凉处干燥,药液是将药材伸筋草2%,牛膝2.5%,杜仲1.5%,三七1%,亚麻籽1%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3~5小时,煎煮温度>80℃,待药液放凉温度<30℃,加入1%冰片和1%薄荷,混合均匀即得;再在竹炭纤维布外层用环氧树脂粘贴PU层,PU材料防水耐潮,绷带外层采用PU防水材料,患者即便在缠绕绷带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沐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方便性。在绷带的上下两侧设有设有弹性带,弹性带由高弹硅橡胶材料制成,使绷带可以达到防水、防滑的效果。在整个制造过程中绿色无污染。

碳纤维材料是高强度碳纤维单向排列,用微量的树脂浸渗后作为修复补强的加固材料,提高了绷带的抗拉强度,具有重量轻,高弹性,高强度,高耐久性,耐腐蚀的特点。粘贴过程中使温度保持在-10℃以上,相对湿度大于85%;粘贴时,尽量不要留有空气,粘贴碳纤维材料后,需自然养护1~2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固化期间免受外界干扰和碰撞。

碳纤维不仅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发热性,还具有远红外线的频谱光波,通电后能辐射出易于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波长4~12μm),能够对人体深层细胞起到消除疲劳,暖身通络,加速血液循环,活化组织细胞,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舒适安全,透气性好,硬度高,质量轻,X线透射性好,防水性强,即使患肢接触水的环境后,也能有效的保证患部干燥,不怕二次浸水,操作方便,不粘缠手套,塑形性好, 无刺鼻气味,质量稳定,适用范围广,广泛适用于骨科多部位固定,整形外科的矫形,假肢辅助功能用具,支撑工具及烧伤科的局部防护性支架等。整个制造过程绿色无污染,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新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1~图2中所示的附图标记如下:1、绷带,2、碳纤维,3、酚醛树脂,4、碳化硅,5、竹炭纤维布,6、环氧树脂,7、PU层,8、弹性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绷带1内层是将碳纤维2用酚醛树脂3预浸成为复合增强材料,即为单向的连续纤维;碳纤维2外层采用气相沉降法,经高温加热,使氯硅烷和高纯氢气发生反应,氯硅烷裂解为氯化氢和碳化硅4,碳化硅4沉积在碳纤维2表面形成碳化硅4层,即成一种新型的复合体;再在碳化硅4外层粘贴预浸过的竹炭纤维布5,竹炭纤维布5需先在20~40℃药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置于通风阴凉处干燥,药液是将药材伸筋草2%,牛膝2.5%,杜仲1.5%,三七1%,亚麻籽1%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3~5小时,煎煮温度>80℃,待药液放凉温度<30℃,加入1%冰片和1%薄荷,混合均匀即得;再在竹炭纤维布5外层用环氧树脂6粘贴PU层7;在绷带1的上下两侧设有弹性带8,弹性带8由高弹硅橡胶材料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