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2381.1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5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周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3/04 | 分类号: | H01H83/04;H01H7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装置 断路器 | ||
1.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漏电保护装置包括:
漏电测试手柄,该漏电测试手柄包括可被操作者拨动以进行断路器的漏电保护功能测试的拔杆部分和与该拔杆部分相连的主体部分;
连杆,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漏电测试手柄的所述主体部分相连;
滑块,该滑块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相连;
弹性导电部件,该弹性导电部件与所述滑块相抵接;
漏电检测模块,该漏电检测模块与所述弹性导电部件电性连通;以及
取电部件,所述弹性导电部件在受压后能抵接并接通该取电部件,从而使得所述取电部件的电力经由所述弹性导电部件输送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以使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获得一漏电触发信号,从而指令断路器脱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漏电保护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以在电路中发生漏电故障时该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块下压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以使得所述弹性导电部件抵接到所述取电部件并与所述取电部件接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为扭簧或压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测试手柄为旋转手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测试手柄的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凹槽,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在该凹槽内,并能在该凹槽内滑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测试手柄具有初始位置和被动漏电测试位置;在断路器正常工作的情形下,所述漏电测试手柄处于该初始位置,并且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与所述取电部件断开;在该漏电测试手柄被操作者拔到该被动漏电测试位置以进行漏电测试时,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与所述取电部件接通以致使断路器脱扣,并且在该漏电测试手柄被操作者释放后,该漏电测试手柄在所述弹性导电部件的弹力下自动恢复到所述初始位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测试手柄具有初始位置、被动漏电测试位置和主动漏电故障显示位置,其中该被动漏电测试位置和主动漏电故障显示位置为同一位置;在断路器正常工作的情形下,所述漏电测试手柄处于该初始位置,并且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与所述取电部件断开;在该漏电测试手柄被操作者拔到该被动漏电测试位置以进行漏电测试时,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与所述取电部件接通以致使断路器脱扣,并且在该漏电测试手柄被操作者释放后,该漏电测试手柄在所述弹性导电部件的弹力下自动恢复到所述初始位置;在电路中发生漏电故障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块下压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以使得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与所述取电部件接通以致使断路器脱扣,而所述滑块的运动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漏电测试手柄从所述初始位置运动到所述主动漏电故障显示位置并保持在该主动漏电故障显示位置以显示电路中发生漏电故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测试手柄的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凹槽,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在该凹槽内,并能在该凹槽内滑动,所述凹槽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漏电测试手柄处于所述被动漏电测试位置时,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位于该第一部分中,并且所述连杆没有越过由所述漏电测试手柄、所述连杆和所述滑块组成的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测试手柄的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凹槽,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在该凹槽内,并能在该凹槽内滑动,所述凹槽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漏电测试手柄处于所述被动漏电测试位置时,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位于该第一部分中,并且所述连杆没有越过由所述漏电测试手柄、所述连杆和所述滑块组成的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线;在所述漏电测试手柄处于所述主动漏电故障显示位置时,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位于该第二部分中,并且所述连杆越过所述连杆机构的所述死点位置线。
10.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未经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3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