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鼓风系统的拨风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1621.6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婷;赵航;阮祥志;周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12 | 分类号: | C21B9/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鼓风 系统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涉及高炉鼓风系统的拨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冶金企业中,高炉鼓风机是向炼铁厂高炉供应冶炼所需冷风的气体压缩机械,被称为高炉系统的“心脏”。如果向高炉供应的冷风由于供风系统的突发故障或误操作,而发生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突然中断,将造成风口灌渣的严重事故,还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还会使高炉本身严重损伤。更有甚者,如果因风机停机引起高炉煤气倒流发生爆炸,将会直接威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因此,稳定可靠的拨风系统是保证高炉正常、安全、稳定生产的前提。
现有的高炉拨风系统多为1对1,安全系数不够,有时由于系统设备动作不及时,仍存在高炉灌渣等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炉鼓风系统的拨风控制系统,该拨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不同高炉作业时相互拨风的控制,并且能有效地确保高炉安全生产、降低高炉灌渣事故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高炉鼓风系统的拨风控制系统,其结构是:该拨风控制系统有多个,每个拨风控制系统均设有与高炉送风配套使用的鼓风机及电动机;每台鼓风机的出口管道上串接有依次排列的止回阀、为风机送风的消声器、流量计和送风电动蝶阀,送风电动蝶阀通过分支管道连接各座高炉的冷风管,每根分支管道上安装有1个连通电动蝶阀,由此构成拨风通道。
所述拨风控制系统有3个,用于4台高炉鼓风机向3座高炉供风的系统。
所述的3个拨风控制系统,它们两两连通3根高炉冷风管道。
在所述的分支管道与冷风管相连的地方,可以安装弯管压力平衡补偿器。
所述的弯管压力平衡补偿器采用U型设计结构,在U型结构的弯管处装有与之相连通的2个拨风切断蝶阀和1个拨风调节阀,拨风调节阀位于2个拨风切断蝶阀之间。
所述的拨风切断蝶阀保持一定阀位的常开状态,以限制拨风时流量不会过大,以免对即将拨风的高炉产生影响,需要拨风时,该管道上拨风调节阀迅速打到全开状态。
所述的拨风调节阀的控制设计采用电路和气路双作用控制,平时该阀门的电磁阀处于不带电的状态,电磁阀长期处于带电状态影响使用寿命;阀门接到动作命令,电磁阀得电,系统气路接通,阀门气缸充气,阀门在10s内达到全开状态,此时如果在突发情况下遇到突然失电、失气时,靠气缸里充满的压缩空气能使阀门保证当时的开度。这种设计解决了以往单纯电路或者气路控制,若突然失电、失气阀门会突然全开或全关的弊病,使系统更加安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主要有益效果:
1. 极限情况下,若两个高炉的鼓风系统同时出故障,可确保甚于的一个拨风系统能够对两个高炉同时进行拨风动作,最大程度的保证高炉生产安全;
2.可确保系统中任意一台风机在检修时,仍至少还有一台风机可以提供拨风服务;
3.可在每个拨风系统的拨风阀前后中均有两个切断阀处于一定开度(30%)限制流量,用来避免在拨风时拨风阀快开(全开)时风量波动太大而对其他高炉自身的生产造成的影响。
4. 拨风调节阀的控制设计采用电路和气路双作用控制,平时该阀门的电磁阀处于不带电的状态,有效的解决了电磁阀长期处于带电状态影响使用寿命。阀门接到动作命令,电磁阀得电,系统气路接通,阀门气缸充气,阀门在10s内达到全开状态,此时如果突然失电、失气时(突发情况),靠气缸里充满的压缩空气能使阀门保证当时的开度,这种设计解决了以往单纯电路或者气路控制,若突然失电、失气阀门会突然全开或全关的弊病,使系统更加安全。
总之,本发明适用于4台高炉鼓风机向3座高炉供风的系统,能够实现不同系统作业时相互拨风的控制,实现了1对n个拨风系统的操作,最大程度的确保了高炉安全生产、降低高炉灌渣事故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的高炉鼓风系统的拨风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拨风控制系统设备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以1#和2#高炉风机同时出现故障(3#高炉风机正常工作)为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按照平行冷风管道方向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按照垂直冷风管道方向的布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电路板凸点的方法、系统及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公交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