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WDM传输的教学平台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20166.8 | 申请日: | 201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枢;梁功权;周雪芳;缪雪峰;袁珊;钱胜;李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C23/06 | 分类号: | G08C23/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wdm 传输 教学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波分复用(WDM)传输的教学平台,其主要应用于光通信实验教学演示与研究,同时,其可以根据特殊的需求,增加或删除某些功能单元,根据教学或研究的安排,进行灵活配置。
背景技术
波分复用(WDM)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亦称合波器,Multiplexer)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在接收端,经解复用器(亦称分波器或称去复用器,Demultiplexer)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分离,然后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信号,这种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称为波分复用。
按照通道间隔的不同,波分复用(WDM)又可以划分为粗波分复用(CWDM)和细波分复用(DWDM)两种,其中,细波分复用(DWDM)可以支持几百束不同波长的光波同时传输,每束光波最高达到Gb/s的数据传输率,它不仅能广泛应用于文本、语音、视频等的同时传输,也能使电话公司和其他运营商的现有光纤基础设施容量大增,被认为是实现未来长距离大容量的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理想技术。
但,目前的企业波分复用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操作不便,并且其整个系统被封装,不能近距离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WDM传输的教学平台,其结构更简单、成本低,而且操作方便,便于掌握,适合运用于教学实验,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各种实验;同时,也适合作研究之用。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基于WDM传输的教学平台,包括伪随机码发生器(1)、电复用器(2)、铌酸锂电光调制器(3)、光源系统(4)、发送端以太网数据(5)、发送端电话机语音信号(6)、摄像机(7)、视频发射光端机(8)、CWDM合波器(9)、CWDM分波器(10)、视频接收光端机(11)、视频终端(12)、接收端电话机(13)、接收端以太网数据接口(14)、电解复用器(15)、码型检测器(16)、单模光纤(17),伪随机码发生器(1)的输出端与电复用器(2)输入端连接,电复用器(2)的输出端与铌酸锂电光调制器(3)输入端连接,铌酸锂电光调制器(3)的另一输入端与光源系统(4)的输出端连接,铌酸锂电光调制器(3)的输出端与CWDM合波器(9)的输入端连接,CWDM合波器(9)其它输入端还分别与发送端以太网数据(5)、发送端电话机语音信号(6)、视频发射光端机(8)连接,视频发射光端机(8)的输入端与摄像头(7)连接;CWDM合波器(9)通过单模光纤(17)与CWDM分波器(10)相连,CWDM分波器(10)的输出分别与视频接收光端机(11)、接收端电话机(13)、接收端以太网数据接口(14)、电解复用器(15)连接,视频接收光端机(11)的输出端与视频终端(12)连接,电解复用器(15)的输出端与码型检测器(16)连接;所述的连接为光纤连接。
优选的,伪随机码发生器(1)采用622Mbps伪随机码发生器。
优选的,电复用器(2)采用16路电复用器。
优选的,光源系统(4)采用高性能的多量子阱分布反馈激光器。
优选的,经过CWDM合波器(9)复用后的4路信号通过80km的单模光纤(17)无中继进行传输。
本发明基于WDM传输的教学平台具有如下特点:
多业务:可以传输视频、以太网数据、语音以及高速数据;
多实验:可以同时演示电复用、光复用、电解复用以及光解复用;
同时传输多种速率的数据:低速率的电信号、10Gbps电信号、10Gbps光信号;
各种业务相互独立:4路信号中每一路信号都可以分别分路出来做其它的处理;
长距离传输:系统无中继传输高达80km(采用G.652光纤);
平台外观:所有设备置于服务器机架上,便于教学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0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车轮螺栓结构
- 下一篇:耐磨眼镜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