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芯保温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8653.0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顾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利物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连接件,在保温材料外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和内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之间起连接作用。
背景技术
在推广工业化剪力墙结构住宅过程中,预制夹芯保温剪力墙因能较好地解决结构及保温节能一体化问题而受到重点研究、推广。在预制夹芯保温剪力墙中,保温连接件主要在保温材料外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和内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之间起连接作用,其必须满足三个要求:一是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连接安全可靠;二是能阻断热传递,避免形成冷、热桥;三是限位,防止制作过程中上侧混凝土板挤压保温材料,致使其过度压缩变形,影响保温效果。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保温连接件能够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能阻断热传递,且起到限位的保温连接件,该保温连接件使用方便、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夹芯保温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在连接杆外套有中空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采用耐碱玻璃钢制成,其中部为圆柱体,两端分别为一圆台,圆台中面积较小的底面与圆柱体相连,所述套管由耐碱工程塑料制成,其纵截面呈T形,所述套管套在圆柱体外,套管的内径与圆柱体的外径一致。
优选地,所述套管将所述圆柱体完全覆盖。
实际应用时,将连接杆的一个圆台端穿过保温材料插入预制夹芯保温剪力墙外侧尚未凝固的保温层混凝土内,套管与连接杆相垂直的部分作为法兰紧贴保温材料,连接杆的另一个圆台端外露并最终浇入内侧剪力墙混凝土内,经养护成型后即形成预制夹芯保温剪力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连接强度高,性能可靠:
本发明的连接杆采用耐碱玻璃钢制成,抗拉、抗剪及抗压强度高,且两端制成圆台,能在混凝土内有效锚固,可有效满足夹芯保温剪力墙三部分之间连接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2. 有效起到限位作用:
T形套管采用耐碱工程塑料制成,其法兰部分能有效阻止内层混凝土对保温材料过度挤压而影响保温效果。
3.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构造简单,体积小,在预制夹芯保温剪力墙制作过程中,只需将保温连接件两端穿过保温层浇入两侧混凝土内即可,对其它工艺过程影响小,较目前采用的连接件使用方便,效率显著提高。
4.可有效阻断热传递,确保保温效果:
本发明采用玻璃钢及工程塑料两种材料制成,均为热的不良导体,可有效阻断热传递,确保预制夹芯保温剪力墙具备良好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夹芯保温连接件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杆示意图;
图3为套管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夹芯保温连接件,包括连接杆1,在连接杆1外套有中空的套管2,连接杆1采用耐碱玻璃钢制成,而套管2由耐碱工程塑料制成。
结合图2,连接杆1的中部为圆柱体1-1,两端分别为一圆台1-2,圆台1-2中面积较小的底面与圆柱体1-1相连。
结合图3,套管2的纵截面呈T形,套管2套在圆柱体1-1外,并将圆柱体1-1完全覆盖。套管2的内径与圆柱体1-1的外径一致。
上述连接杆1及套管2取材科学、加工制作简单,所组成的连接件力学性能指标易于保证,耐久性好,性能可靠。
结合图4,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为:
首先敷设钢模(有外饰面时铺设外饰面),绑扎保护层钢筋,浇筑混凝土。然后敷设保温材料3并按设计要求开小孔,在混凝土保护层4的混凝土初凝前将本发明提供的保温连接件5的无法兰一端穿过保温材料3小孔插入混凝土保护层4内,另一端外露。待混凝土保护层4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绑扎内侧剪力墙结构受力部分的钢筋,浇筑混凝土并振捣,此时保温连接件5外露部分埋入内侧混凝土内,最后养护成型后即形成夹芯保温剪力墙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利物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利物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8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