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护套内有加强件的层绞式光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6115.8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沈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群华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4 江苏省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加强 层绞式 光缆 | ||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号为:200910206138.6、申请日为:2009年10月10 日、名称为:护套内有加强件的层绞式光缆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护套内有加强件的层绞式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业的不断发展,光缆被广泛应用,常用的层绞式光缆,如中华人 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01-2001《核心网用光缆-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 缆》中所述,通常是由缆芯、缆芯保护层、护套构成;缆芯是由若干根内含光 导纤维的松套管围绕一中心加强件绞合而成,当然,需要的芯数较少时,可以 采用填充绳来替代部分松套管,缆芯内的所有或部分间隙中还可填充阻水材 料;缆芯保护层可为阻水材料,钢带、铝带等材料、甚至还可以是在钢带或铝 带外包覆有塑料护层的复合层,及再在该护层外包覆有钢丝、钢带或铝带等材 料的进一步复合层;护套通常为塑料,常使用的有聚乙烯、低烟无卤聚乙烯等。 这种光缆中,加强件位于光缆中心,因此,随着松套管单元数的增加,中心加 强件的直径不断加大,这样,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光缆的成本、增加了光缆的外 径、增加了光缆的重量;另一方面,使光缆的柔软性能很差,使施工相当麻烦; 再一方面,由于中心加强件位于光缆中心,因些,需要完全开剥光缆后才能剪 断中心加强件,给检验人员的测试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护套内有加强件的层绞式光缆,它是采用 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护套内有加强件的层绞式光缆,它至少由位于中心的缆芯1、包覆在缆芯1 之外的保护层4及位于保护层4之外的护套5构成;任一横截面上,所述保护 层4的外沿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缆芯1至少包括一根内部包含光导纤维 11的松套管12、中心加强件13及包扎材料15;松套管12围绕中心加强件13 绞合且沿中心加强件13轴向延伸,松套管12外包覆的包扎材料15使松套管 位置相对固定;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横截面上,所述护套5的外沿轮廓为由多 段互不连续的同圆心且同曲率的圆弧和连接所述相邻圆弧且向外凸出的凸状 体构成;每个凸状体内都包含一根加强件;所述护套5与凸状体为一体式结构。
上述所述的层绞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横截面上,所述凸状体沿护 套5外周缘对称或不对称地分布。
上述所述的层绞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横截面上,所述凸状体内的 加强件的圆心位于上述所述圆弧形成的圆周上或圆周外侧。
上述所述的层绞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横截面上,所述凸状体由单 曲率的圆弧段或矩形段或由两个或两个不等曲率的圆弧段构成。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层绞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横截面上,所述 凸状体内的加强件的圆心到包围该加强件的凸状体边缘的距离是相等或不等 的。
上述所述的层绞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的材料为金属的或非 属的。
上述所述的层绞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4为钢带或铝带或阻 水带或聚酯带或云母带或尼龙带或阻水纱或聚酯扎纱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
上述所述的层绞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5及凸状体的材料为低 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 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无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耐电痕护套料。
上述所述的层绞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5的厚度为大于等于 0.5mm且小于等于3.0mm。
上述所述的层绞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状体内的加强件的直径为大 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3.0mm。
上述所述的层绞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12内的光导纤维11的 长度为松套管12的长度的1.000-1.008倍,优选1.0035倍。
由于本发明中凸状体凸出于护套之外且加强件位于凸状体之中,因此,与 行业标准中的相应光缆相比,其护套层厚度可大大缩小,不仅节约了成本,而 且检验及施工中,只需用钳剪断凸状体,即可方便地开剥光缆;另外,由于护 套内设置了加强件,因此,中心加强件可以采用非金属的或直径更小的来代替, 也不会影响光缆的机械拉伸性能要求;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光缆的成本、缩小 光缆的外径、减少光缆的重量;另一方面,使光缆的柔软性能更好,使施工更 方便;此外,由于由凸状体凸出于护套之外,且分布在护套周围与护套为一体 的,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外力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群华,未经沈群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6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