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细气泡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5288.8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才;宇家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永芳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0;B01F5/02;C02F7/00;C02F3/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 气泡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水净化槽、浴槽、水产养殖池、污水处理厂等水体中,或者气液反应槽的液体中提供微细且大量的微细气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水中输入和增加微细气泡,可以作为水的净化手段,水净化的辅助手段,增加水体溶氧量的手段,或者增加气液反应槽的反应速度、提高反应效率的手段;在人或宠物的浴槽中采用增加微细气泡的手段,可以获得按摩效果、温热效果、清洗效果、水质净化效果。
目前,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研究、开发和商品化正在流行。但是,大量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需要供给较高的水压,从而增加供水水泵的能源消耗;而且,从目前既存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所获得有效微细气泡,存在着单位液体中所含气泡量少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能耗低且所产生的微细气泡在单位液体中所含气泡量大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除了达到上述目的外,该装置还可以调节所产生的微细气泡之直径大小和数量多少,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方案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芯管和外套管;
其中该芯管包括位于同一轴心线上的下列各管段:
一水吸入管段,该水吸入管段包括从进水方向至出水方向依 次排列且相互连接的一大圆柱形管筒、一喇叭形管筒和一小圆柱形管筒;
至少一个微气泡发生管段I,该微气泡发生管段I包括一直径比上述水吸入管段中的小圆柱形管筒直径大的圆柱形管筒,还包括至少一个气体导入孔,该气体导入孔从微气泡发生管段I的外壁垂直贯穿至管筒内,且位于微气泡发生管段I与水吸入管段的连接处;另外还包括至少一个切削沟槽,该切削沟槽从气体导入孔内端的孔壁向出水方向延伸至适当的距离;
一微细气泡喷射管段,该微细气泡喷射管段包括两段,一段为位于水流入方向端的微气泡发生管段II,该微气泡发生管段II包括一圆柱形管筒,该圆柱形管筒的直径大于微气泡发生管段I的圆柱形管筒的直径;另一段为与该微气泡发生管段II连接并位于水流出方向端的喇叭形喷射管筒,该喇叭形喷射管的管筒大端朝水排出的方向;在微气泡发生管段II与微气泡发生管段I的连接处也设有至少一个气体导入孔和至少一个切削沟槽;并且,
该微细气泡喷射管段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一段带有阳螺纹的凸台;
其中该外套管的外圆之进水端设置有一段与进水管路联接的阳螺纹;该外套管的管孔包括位于同一轴心线上、从进水端向出水端依次排列且直径逐个增大、相互连接的三个圆柱形管孔,在最大的一个圆柱形管孔之出水端还制有一段阴螺纹孔,其中中间的一个圆柱形孔的直径与上述芯管中的水吸入管段之外径相配合;上述的阴螺纹孔与芯管中的微细气泡喷射管段之凸台的阳螺纹相配合;其中最大的一个圆柱形管孔的孔壁上还设有一个透气孔;
前述的芯管装配在外套管内,芯管中的微细气泡喷射管段之凸台上的阳螺纹拧在外套管出水端的阴螺纹孔中并使芯管的左端面顶紧在外套管之中间一个圆柱形管孔的进水端的端面上。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 方案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如下的改进:前述的外套管上的透气孔为一个可与阀接管连接的螺纹孔;另外还有,
一气体调节阀和一阀接管,该阀接管装配在前述的螺纹孔中,气体调节阀接在阀接管的中间,外套管与芯管之间形成一段圆环状的密闭气室。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吸入管段、微气泡发生管段I和微细气泡喷射管段相互连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微气泡发生管段I为2-3个;所述的气体导入孔和切削沟槽是沿圆周均布的、相同数量的多个;所述的切削沟槽是平槽或波浪形槽或螺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永芳,未经曾永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2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电净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稳定的超声电解除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