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芳烃加氢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5081.0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宝;郑金玉;黄卫国;王鲁强;夏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13 | 分类号: | B01J27/13;C10G45/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烃 加氢 饱和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催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芳烃加氢催化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金属型催化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进行芳烃加氢饱和,是实现诸如清洁燃料油、白油和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等深度脱芳烃的一种有效手段。
由于金属型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对硫敏感,因此现有技术除需要采用硫化态的加氢催化剂对原料进行精制脱硫外,更日益重视对耐硫的金属型催化剂的开发,并主要从加氢活性组分和载体类型两个方面加以研究。
在Ind.Eng.Chem.Res.1995,34,4284-4289和Ind.Eng.Chem.Res.1995,34,4277-4283中均报道了加入第二金属(如钯)到催化剂中以改善催化剂耐硫能力的方法。
CN 1228718A公开了一种铂、钯双金属耐硫烃转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铂-钯合金和氧化物基质,其中在合金中的铂与钯的摩尔比为2.5∶l-1∶2.5,优选2∶1-1∶1,最优选1∶1.5,氧化物基质含有至少30重量%,优选40重量%的氧化硅,催化剂总孔体积>0.45cm3/g,其中至少1%、优选至少3%的总孔体积是孔径大于的大孔。
通过改变载体类型和优化载体孔结构可以提高催化剂芳烃饱和性能及催化剂抗硫性能。文献“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9,15(3),41-45”报道了采用含B酸的硅铝载体制备的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抗硫性能。优化载体(催化剂)孔结构,使活性金属分布在有效的区间和表面上,同时调整载体表面性质,以进一步提高活性金属利用率,使活性金属都尽可能转化成有效的活性中心。因此载体孔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的载体多采用氧化铝或无定形硅铝材料。无定形硅铝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采用合适的制备工艺制备的硅铝载体,可以使载体具有最优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而影响贵金属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抗硫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芳烃饱和性能的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该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以一种高B酸比例的酸性硅铝材料为载体;此外,本发明还提供该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芳烃加氢催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该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包括硅铝载体和负载在该硅铝载体上的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铝载体在200℃测得的吡啶红外B酸与L酸的比例为0.06-0.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源与碱溶液中和成胶,得到含铝浆液;(2)以氧化物计,按照硅铝重量比为1∶1-6的比例,向所述含铝浆液中加入硅源,陈化得到固体沉淀物,并过滤得到滤饼;(3)将所述滤饼打浆得到硅铝浆液,以所述滤饼的干重为基准,将1-12重量%的氟硅酸与所述硅铝浆液混合接触,得到接触所得产物;(4)将所述接触所得产物依次进行过滤、洗涤、第一干燥、成型、第二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成型载体;(5)将所述催化剂成型载体与加氢活性金属的可溶性盐溶液接触,然后进行干燥和焙烧。以及提供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芳烃加氢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芳烃加氢催化条件下,在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存在下,将含有芳烃的原料与氢气接触反应,其中,所述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为上述的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
本发明提供的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的中孔特性明显,孔分布集中,同时含有B酸和L酸中心,且B酸与L酸的比例较现有技术明显提高。从实施例的数据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即对比例1相比,本发明的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可增加高达20%。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硅铝载体和现有技术硅铝载体的X射线衍射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该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包括硅铝载体和负载在该硅铝载体上的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铝载体在200℃测得的吡啶红外B酸与L酸的比例为0.06-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低压变乙丙橡胶
- 下一篇:一种光纤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