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组织塑化切片的包埋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0927.1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4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隋鸿锦;高海斌;栾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鸿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K5/12;C08K5/14;C08K5/098;A01N1/02;A01N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郭丽华 |
地址: | 11605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组织 塑化 切片 包埋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生物组织塑化切片用的化学药品。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将生物组织制成塑化切片的方法,如中国专利《生物组织塑化切片和生产方法》(专利号03134109.8),其所采用的包埋剂为有机玻璃树脂(即甲基丙烯酸甲酯)。它的加工过程主要是:在搅拌下加热,沸腾30秒,然后在搅拌下置于冷水中冷却至30℃.如果有机玻璃树脂温度降不下来,可在冷水中加冰,在冷却过程中要用温度计多次测量。观察混合液中出现均匀粘稠状时即可使用。室温如果超过10℃可将混合好的的有机玻璃树脂放在冰箱中冷藏,以防温度高发生聚合反应。它的不足之处是:1、有机玻璃树脂成本较高,27元/公斤,制得的包埋切片韧性较差,比较脆不能弯曲,由180度弯曲至160度就会发生断裂,特别是在制作人体脑部标本的包埋切片时,无法显示脑灰质和脑白质之间的差异。2、有机玻璃树脂液体的制备十分繁琐,时间长,大约一个小时。3、由于加工困难,每次只能加工少量的有机玻璃树脂液体。4、有机玻璃树脂液体性能不稳定,易发生聚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液配制方法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可大量加工的生物组织塑化切片的包埋剂。
本发明生物组织塑化切片的包埋剂是由FS138不饱和聚酯树脂(P5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45b)、固化剂过氧化甲乙酮及催化剂环烷酸钴液组成。
制作生物组织塑化切片的包埋剂时,上述各组分的体积比为:
FS138不饱和聚酯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环烷酸钴液:过氧化甲乙酮=100:4-10:1-2:2-3。
其中,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FS138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体积比由4:100上升至10:100时,制备的塑化断层切片硬度会逐渐降低,当达到10:100时切片柔韧性能达到最佳。
上述包埋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FS138不饱和聚酯树脂加入容器中,在搅拌条件下缓慢依次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环烷酸钴液、及过氧化甲乙酮,搅拌均匀至粘稠状即可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产品成本低廉,仅是现有包埋剂成本的1/2。
2、制得的包埋切片柔韧性好,可弯曲至90度不会断裂。
3、成品清晰度高,对特殊标本如脑切片,可清楚地显示出脑灰质和脑白质之间的差异。
4、加工过程十分简单,不需要加热和冷却过程,节省了药物配制的时间。
5、该包埋剂性能稳定,不会出现聚合,可一次性配制较多的药液。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取1000ml FS138不饱和聚酯树脂加到烧杯中,在搅拌条件下用注射器缓慢依次加入40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ml环烷酸钴液及20ml过氧化甲乙酮,然后搅拌均匀至粘稠状即可用于制作硬质切片使用。
例2
取1000ml FS138不饱和聚酯树脂加到烧杯中,在搅拌条件下用注射器缓慢依次加入100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ml环烷酸钴液及30ml过氧化甲乙酮,然后搅拌均匀至粘稠状即可用于制作软质切片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鸿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鸿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0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