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组分显影剂和图像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6677.4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加本贵则;山中隆幸;和田统;岩松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G03G9/10;G03G15/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樊卫民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分 显影剂 图像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组分显影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来OA设备的惊人发展,利用电子照相方式进行图像形成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正广泛普及。
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经由例如带电工序、曝光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序、清洁工序、除电工序和定影工序而形成图像。在带电工序中,利用带电装置使被旋转驱动的感光体的表面均匀地带电,在曝光工序中,利用曝光装置对带电的感光体表面照射激光,从而在感光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接着,在显影工序中,利用显影装置使用显影剂使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体表面形成调色剂像,在转印工序中,利用转印装置将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材料。然后,在定影工序中,通过用定影装置进行加热,使调色剂像定影在转印材料上。另外,在图像形成动作之后,感光体表面上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清洁工序中,由清洁装置除去并回收到预定的回收部中,在除电工序中,为了准备下一次的图像形成,利用除电装置除去清洁后感光体表面的残留电荷。
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用于使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剂,可以使用仅含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以及含有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利用载体赋予调色剂搅拌、输送和带电的功能,因此调色剂不需要兼具载体的功能,并且由于功能被调色剂和载体分担,因此与仅单独含有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相比,具有控制性提高、容易得到高画质图像的特征。因此,对制造适合与载体并用的调色剂的方法的研究正在盛行。
载体具有如下2个基本功能:使调色剂稳定地带有所期望的带电量的功能、和将调色剂输送到感光体的功能。另外,载体在显影槽内被搅拌,然后被输送到磁辊上而形成磁穗,通过限制刮刀后再次回到显影槽内,从而被反复使用。因此,对于载体而言,在继续使用中,要求稳定的基本功能、特别是稳定地使调色剂带电的功能。
为了维持上述的载体的功能,例如,提出了如下方法:将载体芯材表面用表面张力高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或聚氨酯树脂、表面张力低的含氟树脂包覆,从而在载体芯材表面形成由这些树脂构成的树脂包覆层。但是,用表面张力高的树脂形成树脂包覆层时,虽然与载体芯材的密合性良好,但存在调色剂易消耗的问题。另外,用表面张力低的含氟树脂形成树脂包覆层时,虽然对调色剂消耗有效,但与载体芯材的密合性差,因此存在将树脂包覆载体在显影槽内搅拌时树脂包覆层会剥离而不能实现带电的稳定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日本特开平1-28486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树脂包覆载体,其为了将载体芯材用有机硅树脂包覆,进而得到所期望的带电性,使树脂包覆层中含有具有氨基的有机硅偶联剂。
近年来,随着电子照相的全彩色化,调色剂的改良也在盛行。外添加于调色剂表面的外添加剂的改良也是其中一环。调色剂的外添加剂具有赋予调色剂流动性以及作为带电量的控制助剂的功能。由于在全彩色化下为了提高调色剂的转印效率而倾向于增大其粒径,然而,外添加于调色剂表面的外添加剂的粒径越增大,调色剂与载体的接触机会越会受到阻碍,从而难以使调色剂稳定地带电。而且,彩色调色剂与单色调色剂相比,由于其材料导致绝缘性高,因而难以使带电稳定化。
日本特开平1-284862号公报中公开的树脂包覆载体,在为了提高调色剂的转印效率而增大外添加剂的粒径时,不能使调色剂充分地带电。
作为使调色剂稳定地带电的树脂包覆载体,日本特开2007-121911号公报中公开了使树脂包覆层中含有非磁性微粒的树脂包覆载体。根据日本特开2007-121911号公报中公开的树脂包覆载体,即使树脂包覆层因与调色剂一起搅拌而磨耗,由于非磁性微粒发挥隔离物的作用而使调色剂与载体芯材的距离保持为一定值,因此能够抑制调色剂与载体芯材的范德华力增大,从而抑制调色剂向树脂包覆载体的附着,由此仍然能够维持对调色剂的带电赋予能力。
另外,日本特开2009-93135号公报中公开了使树脂包覆层中含有金、铂、钯等贵金属并利用该贵金属形成平均连接粒子数为4个以上的链状结构体的树脂包覆载体。根据专利文件日本特开2009-93135号公报中公开的树脂包覆载体,通过在树脂包覆层中形成链状结构体来设置导电路径,能够提高对调色剂的带电赋予能力。
此外,日本特开平10-333363号公报中公开了使树脂包覆层中含有1~20μm的碳微粒或对碳微粒进行了镀覆等导电性处理的微粒的树脂包覆载体。根据日本特开平10-333363号公报中公开的树脂包覆载体,能够抑制调色剂向树脂包覆载体的附着,从而能够加速带电的上升(立ち上が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6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现设备、再现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YUV视频数据分辨率自动识别方法及其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