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5502.1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沈迪州;沈任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迪州;沈任重 |
主分类号: | E02B3/04 | 分类号: | E02B3/04;E02D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尾部 结构 沉箱 码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沉箱码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半潜驳、浮船坞和大型起重船在沉箱出运、运输、安装的普遍应用,2000~7000t的沉箱在深水重力式码头得到广泛应用,大型沉箱的重量的限制被有效突破,在采用“干地施工法”的情况下,沉箱就地浇筑在基床上没有安装重量的限制,由此能够实现对沉箱结构的有效改进。
通过设置沉箱尾部结构,既满足沉箱的整体强度、刚度和浮运等需要,又可以利用沉箱后方填料的有效重力增强码头结构的抗滑、抗倾稳定性,从而减小沉箱主体结构的宽度,减小沉箱混凝土工程量,能够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我们之前提出两种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沉箱的尾部结构只有1列尾部空腔,沉箱的尾部结构的底面与基础顶面的关系有直接接触和两者分离两者形式,形式一是沉箱尾部结构的尾板沿着码头后方向上倾斜并与基础顶面形成一个倾斜角;形式二是沉箱尾部结构的底板坐落在基础顶面上。
作为沉箱尾部结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其他形式。比如沉箱的尾部结构有2列或2列以上尾部空腔,沉箱的尾部结构的底面可以全部设置在基础顶面上,沉箱的尾部结构的底面也可以部分坐落在基础顶面上部分与基础顶面分离;在沉箱的尾部结构只有1列尾部空腔的情况下,沉箱的尾部结构的底面也可以部分坐落在基础顶面上部分与基础顶面分离。这些不同的尾部结构形式适用于码头基床和地基应力比较大等不同情况,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由此,我们提出另一种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
发明内容
为了利用沉箱后部回填料的有效重力,减小沉箱主体结构混凝土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实现利用沉箱后部回填料的有效重力、减小沉箱主体结构混凝土量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由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胸墙、基础、填料、地基组成;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由沉箱和尾部结构组成;沉箱带有尾部结构,尾部结构设置在沉箱后壁的下部;尾部结构可设置1列或1列以上尾部空腔;设置2列或2列以上尾部空腔的尾部结构的底面,可以全部坐落在基础的顶面上,也可以一部分坐落在基础的顶面上而其余部分离开基础顶面并与基础顶面形成一个夹角;设置1列尾部空腔的尾部结构的底面的一部分坐落在基础的顶面上而其余部分离开基础顶面并与基础顶面形成一个夹角;尾部结构的尾部底板与沉箱底板连接,肋板与横隔墙和沉箱后壁连接;尾部空腔内回填填料,尾部结构被埋设在填料中。由此实现利用沉箱后部回填料的有效重力、减小沉箱主体结构混凝土量的目的。
采用本发明的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能够减小沉箱主体结构混凝土量,工程费用节省。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减小沉箱主体结构混凝土量,降低工程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因为空心方块和沉箱在结构形式上相同,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空心方块并入沉箱统称为沉箱一并说明。沉箱的横向隔舱数和纵向隔舱数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设置,图中仅示意表达。尾部结构的尾部空腔数量、肋板数量可以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图中仅绘制典型断面图。
图1是典型沉箱码头断面图;
图2是典型沉箱平面图;
图3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一);
图4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平面图(形式一);
图5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二);
图6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三);
图7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平面图(形式三);
图8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四);
图9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五);
图10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六);
图11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平面图(形式六);
图12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七);
图13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八);
图14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平面图(形式八);
图15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九);
图16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十);
图17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平面图(形式十);
图18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码头断面图(形式十一);
图19是带有尾部结构的沉箱平面图(形式十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迪州;沈任重,未经沈迪州;沈任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5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手机照片识别定位的紧急求救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混合动力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