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到汽车内饰件中的无纺布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4866.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忠;方庆霁;姚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00 | 分类号: | D04H1/00;D04H1/425;D04H1/4291;D04H1/435;D06H7/22;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155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到 汽车 内饰件 中的 无纺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到汽车内饰件中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内饰材料逐渐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推陈出新。传统的汽车内饰件通常采用的都是PU板(聚氨酯板)或PP(聚丙烯)木粉板,其优点是成型性好,拉伸强度高,但其透气性、韧性差,不抗冲击。
中国专利文献CN201484319U公开了一种汽车顶篷内饰板材,所述汽车顶篷内饰板材由上向下依次包括面料层、复合层和底部层,所述复合层的上、下两面分别附着有上胶膜和下胶膜,所述面料层与复合层的上胶膜粘合,所述底部层与所述复合层的下胶膜粘合,其中,所述胶膜为聚乙烯,所述复合层采用的是麻纤维无纺布,这种复合材料虽然解决了PU板韧性差,不抗冲击的问题,但是其隔音隔热效果不佳,而且透气性不好。
中国专利文献CN201863779U公开了一种汽车顶篷用隔音隔热防火板材,所述汽车顶篷用隔音隔热防火板材从上到下依次为上表层、聚乙烯发泡层和下表层,其中聚乙烯发泡层为多孔状结构。该文献中公开的汽车顶篷隔音隔热防火板材,虽然通过位于中间层的聚乙烯发泡形成孔洞,可以部分起到透气的效果,但是受到发泡工艺的影响,在发泡不均匀的情况下,透气效果不佳;同时,该板材由于采用聚乙烯发泡,其强度不佳,虽然通过增加麻纤维层可提高强度,但复合麻纤维层后透气性变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发泡层隔音隔热效果及透气性都不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隔音隔热效果好,透气性好的无纺布。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强度较好的环保型无纺布。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中的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成型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半径为0.5-2mm,相邻两个通孔的相平行的切线的距离为2-6mm。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半径为1mm,相邻两个通孔的相平行的切线的距离为4mm。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麻纤维占20-90%,聚丙烯纤维和/或聚乳酸纤维占10-60%,其他纤维占0-30%。
优选地,所述麻纤维占30-80%。
优选地,所述麻纤维占70%。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的克重为50-300g/m2。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的克重为100g/m2。
优选地,所述通孔采用超声波或者激光成型,所述打孔速度不大于5m/min。
含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的汽车内饰件。
优选地,所述内饰件为汽车顶篷。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到汽车内饰件中的无纺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内饰件中的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成型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半径为0.5-2mm,相邻两个通孔的相平行的切线的距离为2-6mm。在所述无纺布上成型通孔,所述通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因此,成型有通孔的无纺布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但是,运用在汽车内饰件中的无纺布一般都与其他层复合形成复合板材而使用,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所述通孔的直径很大,但是相邻两个通孔的相平行的切线的距离很小,这样的无纺布不容易与其他板材复合在一起,尤其在采用针刺法复合时,复合难度很大;而如果所述通孔的直径很小,而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相平行的切线的距离很大,这将影响无纺布的透气性,因此,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半径为0.5-2mm,相邻两个通孔的相平行的切线的距离为2-6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半径为1mm,相邻两个通孔的相平行的切线的距离为4mm。
2.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内饰件中的无纺布,优选地,所述无纺布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麻纤维占20-90%,聚丙烯纤维和/或聚乳酸纤维占10-60%,其他纤维占0-3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麻纤维占30-80%,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麻纤维占70%。麻纤维的强度较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本发明的无纺布采用较多的麻纤维可以保证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透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8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桥两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编织复合材料隔热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