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骨髓活检穿刺针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4441.7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耿哲;叶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哲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骨髓 活检 刺针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临床骨髓活检操作术必用的医疗器械。其技术特点:针对目前临床骨髓活检针中容易导致失败,不科学和多余的部件重新进行了设计,为临床骨髓活检操作术提供了更加科学、方便、实用的器械。
发明内容属于医学技术A61M:为转移人体介质或为从人体内取出介质的器械。
二、背景技术
在临床诊断技术操作中,骨髓穿刺检查在大部分患者中可以成功,但是如果遇到了“干抽”现象,即抽不出骨髓液时,就无法诊断。这种情况见于骨髓硬化症,骨髓纤维化症(原发性或继发性),尤其是恶性肿瘤(像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胃癌等)的骨髓转移所致骨髓纤维化以及某些白血病(例如毛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穿刺术常不能成功。采用骨髓活检术就能够弥补骨髓穿刺术的不足,而且活检取材大,不但能了解骨髓内的细胞成分,而且能保持骨髓结构,恶性细胞较易认识,便于病理诊断。还有些疾病的诊断需要了解骨髓组织结构,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就需要骨髓病理学检查。骨髓活检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组织多少的了解有一定意义;另外,活检对骨髓坏死或脂肪髓的判断也有意义。
目前临床骨髓活检术具体操作为:常规消毒麻醉后,左手拇指和食指紧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旋转进针,至骨质一定深度并固定后,拔出针芯,接上接柱,再插入针芯后沿顺时针方向进针约1厘米左右,原位置旋转360°,仍按顺时针方向退出穿刺针。此骨髓活检穿刺在操作中存在下述问题:1、在正常的临床操作中在无菌的操作区域需要摆放:骨髓穿刺针、骨髓活检穿刺针、麻醉注射器、抽吸骨髓的空针和纱布等无菌物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髓活检穿刺针(图1)由针芯、针管、长接柱和短接柱共4部分组成。组成部件过多,容易扎伤患者皮肤或者因无菌物品摆放区域狭小容易导致污染。2、在正常的临床操作中经常会遇到肥胖的病人,左手要用很大的力气紧压固定穿刺的皮肤。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髓活检穿刺针(图1)操作时,当进针至骨质一定深度并固定后,拔出针芯,接上接柱,上述拔针芯和安装接柱的操作需要左右手配合进行。此时患者的脂肪层不再受挤压固定,容易将固定不牢的针管挤倒,导致操作失败。3、在临床操作中经常有医师使用目前临床上的骨髓活检穿刺针(图1)在顺时针方向退出穿刺针时,不仅要用力旋转穿刺针的手柄,同时还要握紧最前端的针管(因为接柱和针管之间没有卡槽固定),由于手掌面积较小容易导致操作失败。
三、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背景和临床的医疗需求,本发明为一种新型骨髓活检穿刺针,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新型骨髓活检穿刺针解决临床骨髓活检术中的困难与不足。发明内容:新型骨髓活检穿刺针(图2,3)仅由针芯、针管两部分组成。在针管上有间隔0.5厘米的凹槽,在针芯靠近手柄处有间隔0.5厘米的凸点。
四、附图说明:
附图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髓活检穿刺针,由针芯、针管、长接柱和短接柱共4部分组成;
附图2a,b:新型骨髓活检穿刺针整体组装和分解图;
附图3:新型骨髓活检穿刺针局部特写,由针芯和针管两部分组成;
附图4:新型骨髓活检穿刺针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骨髓活检穿刺针(图2,3)有以下优点:1、穿刺针仅由针芯,针管两部分组成,在操作时能够保证病人安全和容易摆放,不容易被污染。2、在正常的临床操作中当进针至骨质一定深度并固定后,只需用右手将针芯按照取材要求(每一凸点间距0.5厘米)后退,然后卡入卡槽后沿顺时针方向进针即可。3、在顺时针方向退出穿刺针,由于针管和针芯有卡槽的固定,右手只需握住旋转最省力的部分——手柄操作即可。整个过程医生单手即可完成,操作方便,成功率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哲,未经耿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