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施工脚垫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3922.6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钱卫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卫胜 |
主分类号: | E04G21/30 | 分类号: | E04G2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施工 脚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脚垫。
背景技术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大面积浇筑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收浆工序中,经常需要操作人员在施工面上作业、行走。一般操作人员直接穿套鞋进入,由于接触面积小压强大,套鞋容易在施工面上形成脚坑,明显增加工作量,甚至在行走时将新浇筑的混凝土内部钢筋踩压变形,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操作人员施工时,有的通过垫块支撑木板站在木板上作业。减小甚至避免了对施工面的影响,但是垫块、木板铺设费事,移动不便,而且在木板上操作人员活动不灵活劳动强度大以致工作效率低。有的择使用混凝土减压鞋,由于减压鞋底面面积大于套鞋,因此操作人员对施工面的压强大为减小。但是目前的减压鞋结构复杂、穿脱繁琐不便、不轻便、耐用易用性都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韧性高、耐磨、穿脱方便的混凝土施工脚垫。
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施工脚垫,由脚垫底板1、卡托2和鞋带4组成,脚垫底板1数倍于常规鞋底面积,通常为2倍以上,较大的脚垫底板面积能使得施工人员在穿着施工脚垫后对混凝土施工面的压强大为减小,从原则上来讲,脚垫底板越大对施工面影响越小,但是过大的脚垫底板不仅成本增加、重量增加固定困难、穿着后行走也不便,因此,通常2-5倍普通鞋底面积较佳;卡托2固设于脚垫底板1上,可以为插入固定也可于脚垫底板一体成型;卡托2上设置有固定鞋带4的槽型孔3。
本发明的混凝土施工脚垫,脚垫底板1呈方形、圆形或椭圆形,其实也可以为其它近似普通鞋底的不规则形状,为了便于生产以及使用时的方便多选择近似长方形。脚垫底板1底面侧边具有弧形倒角以防止在施工面上形成任何压痕。
本发明的混凝土施工脚垫的卡托2为U形,并向上延伸一定高度以配合固定普通鞋底侧面至鞋跟。
本发明的混凝土施工脚垫,卡托2的U形底部向上延伸的高度大于U形侧面向上延伸的高度,这样配合鞋子穿着时更方便舒适。
本发明的混凝土施工脚垫,脚垫底板1、卡托2均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密度大约只有铁的1/7.8,重量轻、韧性高、耐磨擦、无毒、无味还耐热、耐寒,还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耐撕裂强度等性能,并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
本发明的混凝土施工脚垫的鞋带穿过槽型孔3通过卡销5和卡扣6配合固定能紧密将鞋固定于施工脚垫上。鞋带可以不具备弹性,但是较优的具有一定弹性,固定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混凝土施工脚垫结构简单,成本低,穿脱方便,重量轻,易用性耐用性均明显优于现有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混凝土施工脚垫的斜视图;
图2为本发明混凝土施工脚垫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混凝土施工脚垫沿长度方向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混凝土施工脚垫沿宽度方向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混凝土施工脚垫鞋带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脚垫底板;2、卡托;3、槽型孔;4、鞋带;5、卡销;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1-4,本发明的混凝土脚垫的脚垫底板1大致呈方形,长390mm,宽240mm,厚20mm,脚垫底板1底面侧边有弧形倒角;卡托2呈U形固设于脚垫底板1上,并向上延伸一定高度,U形底部高20mm从底部向U形两侧边高度逐渐减小,卡托2的U形中心线与脚垫底板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重合,U形底部距离脚垫底板1底侧边40mm,U形卡托长度170mm;卡托2侧边上靠近U形开口处设置有固定鞋带4的槽型孔3。脚垫底板1和卡托2均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
参看图5,鞋带4具有弹性,弹性部分正常状态下长度420mm,弹性部分宽度略小于槽型孔3以便鞋带能穿过槽型孔3。鞋带4弹性部一端设置有长度略大于槽型孔3的卡销5另一端设置有半弧形卡扣6,卡扣6弧形高度40mm宽度50mm,卡销5能穿过卡扣6并扣合。鞋带4通过拉拽U形卡托2一侧的卡扣6使弹性部从鞋子上面紧压鞋面抵达U形卡托2另一侧并扣合于卡销5,使得鞋子被紧密连接在混泥土施工脚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卫胜,未经钱卫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9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