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轴水流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3917.5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合海浪能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03B13/22 | 分类号: | F03B13/22;F03B3/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水流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水流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轴水流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海洋运动中,洋流循着一定的路线周而复始地运动着,其规模比起陆地上的巨江大川则要大出成千上万倍。海海流动可以推动涡轮机发电,为人们输送绿色能源。中国的洋流能源也很丰富,沿海洋流的理论平均功率为1.4亿千瓦。
目前,海流发电站有很多种海流发电方式,花环式海流发电站,驳船式海流发电站,伞式海流发电站等。花环式海流发电发电量小,一般只能为灯塔和灯船提供电力;驳船式海流发电结构复杂,当有狂风巨浪时,需要驶进附近港口避风,有局限性;伞式海流发电建在船上,有局限性,同时离岸边比较远,电力传输也是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海流发电利用效率低、设备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垂直轴水流发电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轴水流发电系统,包括工作平台、桩柱、液压系统、发电机、传动机构和涡轮;桩柱垂直固定于海底,工作平台固定于桩柱顶部,涡轮安装于桩柱底部;涡轮与液压系统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相连,液压系统与发电机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油箱和油管;所述发电机、液压马达和油箱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涡轮包括机壳、支撑架和叶片,机壳为中空结构,套在桩柱上,所述叶片与桩柱平行,通过支撑架与机壳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变速齿轮,传动齿轮和变速齿轮啮合;变速齿轮直接固定在液压泵的输入轴上。所述传动齿轮固定于涡轮的机壳上。
所述传动机构还可以是传动链条和飞轮,传动链条和飞轮啮合;飞轮直接固定在液压泵的输入轴上。所述传动链条固定于涡轮的机壳上。
所述液压泵与油箱之间、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之间、液压马达与油箱之间分别通过油管相连接。
所述发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液压系统的液压马达相连。
所述叶片与支撑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座固定在叶片上,与支撑架上的轴承连接配合,叶片可绕轴承相对于支撑架转动。
所述叶片数量≥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采用垂直叶片受力,其受力效果好,海流能量利用率高;2、本发明采用齿轮传动,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且可以完成机械运动的一级变速;3、本发明采用液压系统,其结构简单、能量损失小、海流能量利用效率高;4、本发明的发电机、液压马达和油箱安装于伸出水画的工作平台上,可有效避免关键部件常年浸泡在水里,发生腐蚀或渗漏引起设备故障,同时也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涡轮和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涡轮和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平台,2、发电机,3、联轴器,4、液压马达,5、油管,6、油箱,7、桩柱,8、液压泵,9、传动齿轮,10、变速齿轮,11、涡轮,12、机壳,13、叶片,14、支撑架,15、轴承,16、轴承座,17、传动链条,18、飞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工作平台1、桩柱7、液压系统、发电机2、传动机构和涡轮11。桩柱7垂直固定于海底,工作平台1固定于桩柱7顶部,涡轮11安装于桩柱7下部;涡轮11与液压系统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相连,液压系统与发电机2之间通过联轴器3相连。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8,液压马达4,油箱6和油管5。发电机2通过联轴器3与液压系统的液压马达4相连。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9和变速齿轮10,传动齿轮9和变速齿轮10啮合。发电机2、液压马达4和油箱6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变速齿轮10直接固定在液压泵8的输入轴上,传动齿轮9固定于涡轮11上。液压泵8与油箱6之间、液压泵8与液压马达4之间、液压马达4与油箱6之间分别通过油管5相连接。
参见图1和图2,涡轮11包括机壳12、支撑架14和叶片13,机壳12为中空结构,套在桩柱7上,叶片13与桩柱7平行,通过支撑架14与机壳12连接。叶片13与支撑架14之间通过轴承15连接,轴承座16固定在叶片13上,与支撑架14上的轴承15连接配合,叶片13可绕轴承15相对于支撑架14转动。叶片13数量≥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合海浪能研究中心,未经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合海浪能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旋转蓄热式燃烧器的轴承降温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及其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