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裂纹敏感性高的特厚钢板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3103.1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8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王文仲;王储;敖列哥;梁福鸿;胡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15/06;B21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纹 敏感性 钢板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度在100mm~300mm特厚钢板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冷裂纹敏感性高的钢板生产方法,属于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冷裂纹敏感性高低作为评定钢材焊接性能好坏的重要依据而被从事冶金行业的工作者普遍关注。通常情况下,钢的冷裂纹敏感性越强,焊后出现冷裂纹的倾向就越大,这类钢焊接前需要预热处理,敏感性越强,预热温度就越高,特别是碳当量大于0.61%以上的钢种。因此开发新钢种时为了避免焊后产生冷裂纹,设计人员普遍采用低碳、低合金、低碳当量的成分设计理念。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行业的装备部件、特种特殊设备的制造却需要高强度、超高强度的钢材作为材料,这些材料普遍含碳量很高又含有多种合金元素,由此带来的碳当量相对很大,加之很多设备、部件所用钢板的厚度要求较大,这给此类钢板的生产带来了一定困难。目前特厚板的生产普遍采用连铸坯直接轧制和模铸生产钢锭再经过压力加工生产,但前者因其连铸坯料厚度规格有限,不能生产更大厚度规格的钢板,后者因其铸坯采用模铸生产,有钢锭内部质量不稳定、缺陷多等不足之处。因此采用板坯叠轧的方式生产特厚板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板坯的组合需要在真空环境下,通过电子束焊接来完成,通常的冷裂纹敏感性钢焊前需要预热处理,预热方式较多,但普遍存在预热热源获得方式复杂、预热焊接工艺设备繁琐、预热后温降快和需要保温处理等问题,结果造成焊缝质量不好,易出现冷裂纹,难以制造特厚规格的冷裂纹敏感性钢板。
本发明之前,公开了“一种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公开号CN1962153A)。该发明采用一支电子束焊枪进行预热和两次焊接,并且中间需要真空保温处理,工艺繁琐。
本发明之前,公开了“高温电子束焊接”(公开号CN 101172316A)。该发明的预热温度虽然能够达到至少1500°F,但预热的热源来自电阻、感应或者辐射,且焊接过程需要往焊缝中添加填充物。
本发明之前,公开了“一种高强或超高强钢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方法”(公开号CN 101367157A)。该发明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方法,虽然能够降低钢板焊接预热温度或无预热焊接,但该方法运用的焊接热源方式复杂,操作不便。
本发明之前,公开了“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公开号CN101559515A)。该发明同(公开号CN 1962153A)采用一支电子束焊枪进行预热和两次焊接,中间虽采用无需真空保温处理,但应用领域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在真空环境下,将两块钢坯叠放在一起,通过两支电子束枪一前一后将两块板坯预热焊接在一起,再经过后续轧钢生产,特别针对低合金高强度、超高强度的冷裂纹敏感性钢,采用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焊后无裂纹效果的冷裂纹敏感性高的钢种,发明一种特厚钢板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生产的钢板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厚度规格大、焊后无裂纹等的特点。
本发明一种冷裂纹敏感性特厚钢板的生产工艺如下:
a)原料选用碳当量≥0.61%的对冷裂纹非常敏感的钢种,母坯采用连铸方式生产,铸坯上下表面平面度不大于1.0mm/mm2。规格根据真空室大小进行切割,150mm≤厚度≤300mm、1000mm≤长度≤6000mm、1000mm≤宽度≤3000mm;
b)对母坯表面和立面进行清理,除去氧化铁皮,焊接面为连铸坯外弧面,表面粗糙度要达到6.3μm以上,侧面粗糙度达到12.5μm;
c)机加工后的两块铸坯外弧面对扣对齐后进入真空室内进行焊接,焊接前进行抽真空处理,真空度小于1×10-1Pa;
d)母坯在真空环境下,采用电子束进行预热焊接,本发明运用双电子束焊枪进行预热焊接,每把枪都拥有独立的真空系统、冷却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双枪同时工作时互不干扰,加速电压60kV~80kV,电子束流强度30mA~120mA;
e)母坯进行预热焊接时,两把枪一前一后沿焊缝同时工作,两枪轴线距离为400mm~700mm、焊点到枪的工作距离为150mm~300mm、束斑直径为0.1~1mm、电子束扫描范围为±6°和扫描频率为1~1000Hz、预热温度范围为0℃~1000℃、预热、焊接速度为0.1~1m/min。此步骤详见附图1;
f)焊后组坯进入室式炉加热保温,使组合坯料受热均匀,轧制采用直接轧制方式,控制开轧和终轧温度;
g)轧后钢板根据需要进行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炭黑合成反应釜
- 下一篇:三氯蔗糖溶剂回收专用真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