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成流数分配信令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836.3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5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毅;朱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分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成流数分配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未来移动通信中日益增加的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宽带互联网业务,在传输速率、性能和系统业务容量等方面对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个要求,仅靠利用更多的频谱资源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引入无线信号的空间资源,也就是用多天线发送和接收信号。
SDMA(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空分多址接入)技术能充分利用多天线系统的空间资源,从而使现有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得到成倍的增长。SDMA也称为多用户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指多个用户之间进行空间复用。
现有的多用户MIMO系统中,AP(Access Point,接入点)与多个STA(station,站点)进行通信之前,AP需要向每个STA发送流数分配信令VHT-SIG-A1(very high throughput signal A1,超高速率信号A1)信令,该流数分配信令用于指示该STA属于哪些组,以及在该组内所处的位置。VHT-SIG-A1信令共有24个比特,VHT-SIG-A1信令的各个比特以及各个比特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流数分配信令需要6个比特指示是否是多用户MIMO,浪费了信令资源,当流数分配信令需要指示其他信息时,会造成流数分配信令资源不足,例如,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入省电模式的AID包括12个比特,而流数分配信令只能表示AID的后9个比特,从而难以指示正确的目标站点。
发明内容
为了节省流数分配信令资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成流数分配信令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成流数分配信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流数分配信令中设置1个指示比特,所述指示比特用于指示该流数分配信令是否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
当所述指示比特指示不是用于多用户MIMO时,所述流数分配信令中的用于指示组标识的比特用于指示任意信息。
一种生成流数分配信令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流数分配信令中设置1个指示比特,所述指示比特用于指示该流数分配信令是否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
指示模块,用于当所述指示比特指示不是用于多用户MIMO时,所述流数分配信令中的用于指示组标识的比特用于指示任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流数分配信令中设置用于指示流数分配信令是否用于多用户MIMO的1个指示比特,当该1个指示比特指示不是用于多用户MIMO时,流数分配信令中的用于指示组标识的比特可用于指示任意信息,从而节省了流数分配信令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生成流数分配信令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生成流数分配信令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生成流数分配信令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MIMO系统中AP需要向每个STA发送流数分配信令,下面的方法施实例主要以AP的处理流程进行本发明施实例的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成流数分配信令的方法,包括:
101:在流数分配信令中设置1个指示比特,该指示比特用于指示该流数分配信令是否用于多用户MIMO;
其中,流数分配信令为VHT-SIG-A1信令。
102:当该指示比特指示不是用于多用户MIMO时,该流数分配信令中的用于指示组标识的比特用于指示任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