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门用于太阳能蓄积的供暖温室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466.3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6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方慧;张义;杨其长;李文;程瑞锋;魏灵玲;刘文科;李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功勋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门 用于 太阳能 蓄积 供暖 温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领域为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门用于太阳能蓄积的供暖温室。
背景技术
传统的温室供暖方式通常采用燃煤锅炉加热来提高室内温度,这种加热方式不仅能耗较大,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温室内太阳辐射强度较高时,尤其在冬季,平均辐射强度为270W/m2,同时温室内白天的气温可达40℃以上,如果能利用温室这种光温特征,将温室中的太阳辐射能通过某种介质集中收集、储存起来,作为生产性温室的加温热源,将会大大减少对燃煤的依赖,实现温室的节能高效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专门用于太阳能蓄积的温室,利用主动蓄热装置将温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通过某种介质集中收集、储存起来,用于其他温室的加温,实现温室的节能高效生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用于太阳能蓄积的供暖温室,包括温室主体结构、主动蓄热装置、循环管路和热量输送管路,其中主动蓄热装置位于温室主体结构中,主动蓄热装置和热量输送管路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上安装有泵。
进一步地,所述温室主体结构由覆盖层和骨架结构构成,覆盖层覆盖于骨架结构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蓄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板、集液槽和支架,太阳能集热板由支架支撑,集液槽位于太阳能集热板的下方。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相对于所述支架倾斜30°~50°。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透光覆盖层、吸热层和保温层,吸热层在保温层上侧,透光覆盖层在吸热层上侧。所述保温层可以为聚苯板。
进一步地,所述热量输送管路包括储热池、供液管和回液管,储热池一端接供液管,另一端接回液管。所述储热池为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容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构建的专门用于太阳能蓄积的供暖温室,能够充分吸收太阳辐射热,形成可替代传统燃煤锅炉的供暖系统,供暖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
2.太阳辐射能的集中收集与释放,能有效提高能效比,实现温室的低碳节能高效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单套主动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温室主体结构; 2-主动蓄热装置;3-泵;
4-循环管路; 5-储热池; 6-太阳能集热板;
7-支架; 8-供液管; 9-回液管;
10-透光覆盖层; 11-吸热层; 12-保温层;
13-集液槽; 14-覆盖层; 15-后坡;
16-后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在温室主体结构内安装太阳能蓄热装置,组成供暖温室为例说明。供暖温室长10m,跨8m,总高3.8m,太阳能集热板长4m,宽2m。供暖温室专门用来蓄积热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性温室。
为了提高太阳能吸收率,通常安装多个主动蓄热装置。如图1所示,六套主动蓄热装置2安装在日光温室1中,温室主体结构1由覆盖层14和骨架结构构成,用于构建适宜于主动蓄热装置运行的高温密闭空间,其中骨架结构主要由后坡15、后墙16支撑;覆盖层14覆盖于骨架结构之上,通常采用透光材料,本实施例选用透明材质。
如图2所示,主动蓄热装置2包括太阳能集热板6、集液槽13和支架7。每套主动蓄热装置中,太阳能集热板6由支架7支撑并固定在支架7上,可倾斜30°~50°。太阳能集热板6下方是集液槽13,集液槽13与储热池5通过循环管路4连接;循环管路4上安装泵3,提供储热池中介质(通常为液体)进入主动蓄热装置的动能。储热池5为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容器,主要用于储存蓄热介质(通常为液体蓄热介质),循环管路4负责将各个集液槽13中的储热介质汇集到储热池5中集中储存。储热池5一端接供液管8,另一端接回液管9,储热池5与供液管8和回液管9组成热量输送管路,用来将储存的热量通过蓄热介质输送到需要供暖的生产性温室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二氧化硫余热加热空气装置
- 下一篇:机械注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