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拔套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9420.0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韩鑫;赵晨红;侯晓军;王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73 | 分类号: | B25B27/073;B25B2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拔套工具。
背景技术
在现场生产中,经常要将一些被压入壳体孔中的管状物件(称之为衬套)取出。例如,航空燃油附件产品,在装配时经常遇到带有几道密封胶圈的衬套被压入需要沟通油路的壳体孔中的情况,在这种壳体装配过程中,有时需要拔出衬套,但衬套由于密封胶圈的作用与壳体之间有一定的紧度,而且衬套内孔一般为光孔,其一端被压到壳体的孔底,如图1所示。
传统的拔套工艺方法是利用与衬套内孔相适应的內涨式钢套或者使橡胶管挤压变形从而与衬套内孔产生摩擦力的原理做成专用工具将衬套从壳体中拔出。实际应用中这两种工具不是容易划伤衬套内孔,就是拔套时非常费力,效果都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拔套工具,将压入壳体孔中的管状物件(衬套)从壳体中拔出,不易划伤衬套内孔,同时更加省力。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拔套工具,包括空心套筒、螺杆及拉杆机构;
螺杆同轴设置在空心套筒内,螺杆下端伸出空心套筒下端面;
拉杆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螺杆内的拉杆、设置在拉杆下端面的限位台、套在拉杆的螺杆下端面与限位台之间的多个胶圈、用于分开多个胶圈的多个隔套,拉杆的下端伸出螺杆下端面;
限位台、隔套、胶圈的外径与衬套内径相匹配,空心套筒的外径大于壳体孔口的孔径,螺杆的外径大于被拔衬套内径且小于壳体孔口孔径,并与空心套筒内径相匹配。
空心套筒上方还设置有带动螺杆在空心套筒内旋转运动的第二螺母,螺杆上方还设置有带动拉杆在螺杆内旋转运动的第一螺母。
螺杆和空心套筒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螺杆旋转运动的止动螺钉和螺钉槽,螺杆和拉杆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拉杆旋转运动的圆柱止动销和限位槽。
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还设置有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分别用螺纹安装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
较佳的,空心套筒上端面与第二螺母下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垫圈,第二螺母上端面与第一螺母下端面也设置有垫圈。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适用于拔出各种管状物件,尤其适用于所拔管状物件内孔为光孔及所拔管状物件一端被压到壳体的孔底的情况,不易划伤管状物件内孔,同时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衬套压入壳体中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拔套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杆;2-隔套;5-螺杆;6-空心套筒;7-垫圈;8-第二螺母;9-第一手柄;10-第一螺母;11-第二手柄;12-圆柱止动销;13-止动螺钉;14-胶圈;15-衬套;16-密封胶圈;17-壳体;19-限位台;20-衬套内径;21-限位槽;22-螺钉槽;23-壳体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2对本发明拔套工具进行详述:
该拔套工具,包括空心套筒6、螺杆5及拉杆机构;
螺杆5同轴设置在空心套筒6内,螺杆5下端伸出空心套筒6下端面;
拉杆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螺杆5内的拉杆1、设置在拉杆1下端面的限位台19、套在拉杆1上的螺杆5下端面与限位台19之间的多个胶圈14、用于分开多个胶圈14的多个隔套2,拉杆1的下端伸出螺杆5下端面;
限位台19、隔套2、胶圈14的外径与衬套内径20相匹配,空心套筒6的外径大于壳体孔口23的孔径,螺杆5的外径大于衬套15的内径且小于壳体孔口23的孔径,并与空心套筒6内径相匹配。
空心套筒6上方还设置有带动螺杆5在空心套筒6内旋转运动的第二螺母8,螺杆5上方还设置有带动拉杆1在螺杆5内旋转运动的第一螺母10。
螺杆5和空心套筒6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螺杆5旋转运动的止动螺钉13和螺钉槽22,螺杆5和拉杆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拉杆1旋转运动的圆柱止动销12和限位槽21。
第一螺母10和第二螺母8上还设置有第一手柄9和第二手柄11,第一手柄9和第二手柄11分别用螺纹安装在第一螺母10和第二螺母8上。
较佳的,空心套筒6上端面与第二螺母8下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垫圈7,第二螺母8上端面与第一螺母10下端面也设置有垫圈7。
以下结合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9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服务器宕机自修复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曲折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