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8768.8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6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文真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K9/06;A61P17/02;A61K33/28;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庆兰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烧伤 烫伤 外用 中药 软膏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
(二) 背景技术
烧伤和烫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疾病,是由于物理、化学、放射线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外伤性疾病。烧伤和烫伤大都发生在人体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和深层组织,按烧灼深度可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烧烫伤极易引起细菌感染、体液外渗、皮肤变形、遗留疤痕,严重的甚至于会引发高烧、休克,危及生命。目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还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患处很容易发炎感染或肿胀,治愈率不高,治疗时间长甚至治愈后容貌变形,且费用昂贵。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其特殊之处在于: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珍珠粉0.3-1份、蜈蚣0.5-1份、黄连1.5-3份
当归6-12份、五倍子3-10份、大黄3-12份
白芷3-10份、桃仁6-10份、细辛1.5-9份
银朱0.2-0.5份、槐枝15-30份、蜂蜜15-30份。
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
珍珠粉0.6份、蜈蚣0.7份、黄连2份
当归9份、五倍子6份、大黄7份
白芷6份、桃仁8份、细辛5份
银朱0.3份、槐枝22份、蜂蜜22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膏剂。将各种原料粉碎过筛,按照常规炼制方法制得软膏。
用法:将软膏涂敷到烧伤或烫伤部位,用纱布包扎,2-3天换药一次,5-20天即可痊愈。
本发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珍珠粉:安神定惊,清肝明目,解毒生肌。主治惊悸怔忡,心烦失眠,惊风癫痫,目赤翳障,口舌生疮,咽喉溃腐,疮疡久不收口;
蜈蚣: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主治中风,惊痫,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破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度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痔血,湿疹,烫伤;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五倍子: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食积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主治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结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肺痈,肠痈,肠燥便秘;
细辛: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银朱:攻毒,杀虫,燥湿,劫痰。主治痈疽肿毒,恶疮,臁疮,疥癣;
槐枝:止血,祛风,燥湿。主治崩漏,赤白带下,痔疮,心痛,皮肤瘙痒,疥癣;
蜂蜜:补中,止咳,润燥,解毒。主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疮疡,风疹,烫伤,手足皲裂。
本发明诸药合用具有止痛快,止血活血,化腐生肌,收敛,皮肤脱痂后色素恢复正常的功能。
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无瘙痒,无水泡再生,止痛效果好,对烧伤烫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580例,总有效率达96%。
(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文真,未经曹文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8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分析装置
- 下一篇:用于制造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