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8733.4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0 | 分类号: | B29C45/30;B29C45/3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刘瑞平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模具 内流 动平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模具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模具成本,有时我们会把两个材料相同的产品设计在同一套模具中,但是如果两个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时就会出现产品充填不平衡的现象,对产品的外观和尺寸影响较大。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针阀式热流道系统来控制不同产品型腔的填充时间来达到模具的平衡注塑,但这样会使模具成本增加很多.而且会增加模具的总厚度,使得注塑机的吨位也要相应加大,将增加注塑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其确保同一套模具中的两个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时不会出现产品充填不平衡的现象、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尺寸,此外其结构简单,模具的成本、注塑成本不会增加。
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浇口套、流道,所述前模仁、后模仁合模后形成两个型腔,两个型腔内的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所述浇口套连通所述流道,所述流道的两侧部分别对应连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通向产品重量轻的型腔的流道内设置有流道调节阀,所述流道调节阀上部外凸于所述流道,所述流道调节阀的底端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后模仁内部的螺纹孔,所述流道调节阀的上部外圆面紧密贴合所述螺纹孔的上部內圆面。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调节阀的上端面开有内六角孔。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后,由于通向产品重量轻的型腔的流道内设置有流道调节阀,所述流道调节阀上部外凸于所述流道的高度可调,所述流道调节阀的底端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后模仁内部的螺纹孔,通过调整流道调节阀的高度位置来控制流道的横截面大小,实现调整模具流动平衡的目的,其确保同一套模具中的两个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时不会出现产品充填不平衡的现象、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尺寸,此外其结构简单,模具的成本、注塑成本不会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其包括前模仁1、后模仁2、浇口套3、流道4,前模仁1、后模仁2合模后形成两个型腔5、6,两个型腔内的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型腔6内的产品重量大于型腔5内的产品重量,浇口套3连通流道4,流道4的两侧分别连通型腔5、型腔6,通向产品重量轻的型腔5的流道4内设置有流道调节阀7,流道调节阀7上部外凸于流道4,流道调节阀7的底端螺纹连接位于后模仁2内部的螺纹孔8,流道调节阀7的上部外圆面9紧密贴合螺纹孔8的上部內圆面10。流道调节阀7的上端面开有内六角孔11。
其工作原理如下:型腔5、型腔6的产品的重量比可知,开模状态下,用扳手插入内六角孔11调整流道调节阀7的高度位置来控制流道4的横截面大小,之后合模,正常注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8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花果果脯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健茶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