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缩护套挤出模具及更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8138.0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翁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8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挤出 模具 更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缩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缩护套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热缩材料,又称高分子形状记忆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与辐射加工技术结合而得的一种智能型材料。举例来说,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的内部分子结构在常态下是平面线性结构,通过辐射或化学作用后,其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由线性结构变成交联的三维网状结构,从而使得这些材料在扩张加工后具有形状记忆的特性,并遇热收缩成扩张前的形状。利用这种优异的记忆性能,可制作热收缩管材、膜材和异形材,使其加热收缩包覆在物体外表面,起到绝缘、防潮、密封、保护和接续等作用。因此,热缩材料在电子、电力、工矿设施、船舶、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热收缩管材、膜材和异形材的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到对应的加工模具。下面就介绍一种现有的热缩护套(管材)挤出模具。
请参看图1,其为一种现有的热缩护套挤出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模具包括模体11与芯棒12。模体11内具有一容纳空间,用以装载芯棒12,且模体11与芯棒12前端突出,构成挤压端B。当该挤出模具外一内模,使用时,需要与一匹配的外模结合使用,利用挤压端B从外模中挤出热缩护套。然而,现有的模具在构造上是一个整体,经过多次使用后往往会出现损坏,而损坏后只能报废。而加工一个模具的费用往往在上百元,加工时间较长,直接增加制造成本并影响生产效率。
特别是,随着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的上升,改进现有模具的构造方式,进而避免损坏后即报废的现象发生,已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缩护套挤出模具,以解决现有模具损坏后即报废的问题,进而提高热缩护套的生产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缩护套挤出模具,包括:模体;芯棒,设置于所述模体内,且一端露出于所述模体;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模体内,且一端顶住所述芯棒的另一端,另一端锁固于所述模体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与紧固件之内具有相互连通的孔空。
进一步的,所述模体内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其中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连通,且所述紧固件和芯棒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的另一端具有一直角突出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垂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的另一端具有一钝角突出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具有一梯形过渡段,且该梯形过渡段的边缘与所述钝角突出段的边缘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热缩护套挤出模具更换方法,其特征是,该热缩护套挤出模具包括:模体;芯棒,设置于所述模体内,且一端露出于所述模体;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模体内,且一端顶住所述芯棒的另一端,另一端锁固于所述模体之上,该方法包括:当模体内的芯棒的一端损坏时,取另一待用芯棒;将紧固件从模体上拆下,以解除对损坏芯棒的锁紧状态;将损坏芯棒从模体内取出;将待用芯棒置于模体内,且使其一端从所述模体上伸出;将锁固件置于模体内,且使其一端顶住所述芯棒的另一端;将锁固件重新锁固于模体上,以将待用芯棒锁紧,防止其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与紧固件之内均具有相互连通的孔空。
进一步的,所述模体内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其中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连通,且所述紧固件和芯棒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的另一端具有一直角突出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垂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的另一端具有一钝角突出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具有一梯形过渡段,且该梯形过渡段的边缘与所述钝角突出段的边缘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可见,利用以上热缩护套挤出模具,仅需做好标准的芯棒,并放入模体内,用紧固件将芯棒锁紧防止移动,安装完后装到挤出设备上就可正常生产。当生产过程中,出现芯棒损坏时,只需将标准芯棒取下,安装上新的芯棒即可继续生产。如此,可以大大降低模具成本,且模具有损坏时可以快速更换,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热缩护套挤出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缩护套挤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缩护套挤出模具使用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8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