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麻、竹纤维、莫代尔涡流纺混纺特种纱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7858.5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易建设;梅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奉化市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纤维 莫代尔 涡流 混纺 特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服饰用纱,属于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麻、竹纤维、莫代尔涡流纺混纺特种纱。
背景技术
圣麻纤维具有可纺性好、较好的吸湿性和倒湿性的特点,还具有天然的抑菌防霉、灭螨驱螨性能;竹纤维也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耐磨性和较强的染色性;莫代尔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和良好的吸湿性。在现有的纺织面料生产中,还没有采用将圣麻纤维与竹纤维和莫代尔混合的混纺面料,而对于圣麻纤维的生产,生产流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静电,引起缠绕罗拉和胶辊,不能稳定输出。现有的混纺面料有采用圣麻纤维与涤纶和腈纶进行混纺的,混纺效果不好,没有体现圣麻纤维的特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麻、竹纤维、莫代尔涡流纺混纺特种纱,保留原有各纤维的优点,生产出的面料手感舒适、色泽鲜亮、吸湿和放湿性能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麻、竹纤维、莫代尔涡流纺混纺特种纱,是由35~40%的圣麻纤维、35~40%的竹纤维和20~30%的莫代尔纤维组成的。
所述竹纤维、莫代尔纤维和圣麻纤维的细度如下:
竹纤维细度:1.33dtex×38mm,
莫代尔纤维细度:1.33dtex×38mm,
圣麻纤维细度:5~6.67dtex×30mm。
本发明还提供这种特种纱的制备方法:
(1)清花:为确保抓棉均衡稳定,将圣麻纤维、竹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三种原料分别进行清花处理,开棉机速度控制在500r/min,综合打手速度控制在850r/min,输棉风压在0.4~0.5Mpa;
(2)梳棉:采用梳棉机分别对所述三种原料进行梳棉,锡林转速控制在400r/min;刺辊转速控制在840r/min;盖板转速控制在90r/min;道夫转速控制在31r/min,锡林、盖板之间四点隔距控制在0.25/0.20/0.20/0.25mm;
(3)并条:将三种原料进行并条,采用三道并条,定量:18.5g/m;并合数:8条;牵伸倍数:3.12;罗拉隔距:12×8×20;车速:220m/min,其中未并带自调匀整;
(4)喷气纺涡流纺工艺配置:
A、采用喷气纺涡流纺纱机进行混纺,牵伸形式为四罗拉双短皮圈型,在配置上采用:
上罗拉:a前胶辊、b上皮圈、c中上罗拉、d后皮圈
下罗拉:a前罗拉、b上皮圈、c中罗拉、d后罗拉
B、罗拉中心距的设定:40×42mm;
C、车间温湿度的控制:温度24~28℃,湿度65~70%。
所述清花采用的设备依次为:FA002A抓棉机、A035E混开棉机和FA022-6多仓混棉机。
所述梳棉采用FA224B梳棉机。
所述并条机采用HSD961并条机,之后采用TD03-600自调匀整末并条机调匀整。
所述步骤(4)中喷气纺涡流纺工艺采用MVS861涡流纺纱。
本发明经上述制备方法所得的特种纱,结构效果最好的配比为40%的圣麻纤维、40%的竹纤维和20%的莫代尔纤维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产品采用纯天然圣麻纤维,竹纤维及新型莫代尔纤维为原料绿色环保。
2、圣麻纤维、竹纤维及新型莫代尔纤维,三种纤维的混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各纤维的优点。
3、采用新型的涡流纺纺纱形式,纱线条干优异、手感舒适、色泽鲜亮、吸湿、放湿性能好。
4、纱条毛羽少、纱线纤维密度高均匀度好、纱线中心纤维长而平直外层较短纤维包覆严密具有双重结构保暖性好、耐洗涤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按照所述的工艺流程进行特种纱的制备,选择原料配比为:
圣麻纤维40%
竹纤维40%
莫代尔纤维20%
实施例2
按照所述的工艺流程进行特种纱的制备,选择原料配比为:
圣麻纤维35%
竹纤维35%
莫代尔纤维30%
实施例3
按照所述的工艺流程进行特种纱的制备,选择原料配比为:
圣麻纤维40%
竹纤维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奉化市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奉化市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