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上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7739.X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何钢;居玲;彭正弘;蔡金杰;朱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上行走装置,属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打桩领域。
背景技术
在堤坝抢险以及沼泽、浅水等地形条件下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打桩,传统意义上的打桩机大都采用轮式或履带式行走机构,或者将打桩机放置在船上进行施工,不仅使打桩设备笨重、打桩过程中移动困难,而且打桩效率不高,难以适应沼泽、浅水等复杂环境下的打桩要求。
本发明针对复杂环境下打桩机的特殊要求,设计出一种能在已植入的桩体上进行行走的打桩机行走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打桩机的移动效率和打桩效率的桩上行走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上行走装置,包括机架、导轨、前组支撑腿、中间组支撑腿、后组支撑腿、前水平气缸、后水平气缸、机架连接板,中间组支撑腿通过机架连接板与机架固定连接,前组支撑腿通过前水平气缸与中间组支撑腿相连,中间组支撑腿通过后水平气缸与后组支撑腿相连,导轨有左右两根,并分别固定在机架上。
前组支撑腿、中间组支撑腿和后组支撑腿均由左支腿、右支腿、支腿连接板、左滑块和右滑块组成,其中左支腿和右支腿分别固定于支腿连接板的下侧的两端,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固定于支腿连接板的上侧的两端,并与固定于机架上的导轨滑动配装。
左支腿和右支腿是由气动手爪、气缸连接板、垂直导杆和垂直气缸组成,其中的气动手爪与气缸连接板固定连接,垂直气缸的活塞杆头部和垂直导杆也与气缸连接板固定连接,垂直气缸的另一端与支腿连接板固定连接,垂直导杆与垂直气缸中分布在气缸体四周的导柱孔进行滑动配合。
进一步,在前组支撑腿的前面还设置有前附加组支撑腿,前附加组支撑腿通过一前附加气缸与前组支撑腿相连;前附加组支撑腿由左支腿、右支腿、支腿连接板、左滑块和右滑块组成,其中左支腿和右支腿分别固定于支腿连接板的下侧的两端,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固定于支腿连接板的上侧的两端,并与固定于机架上的导轨滑动配装。
进一步,在后组支撑腿的后面还设置有后附加组支撑腿,后附加组支撑腿通过一后附加气缸与后组支撑腿相连,后附加组支撑腿由左支腿、右支腿、支腿连接板、左滑块和右滑块组成,其中左支腿和右支腿分别固定于支腿连接板的下侧的两端,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固定于支腿连接板的上侧的两端,并与固定于机架上的导轨滑动配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前组支撑腿、中间组支撑腿、后组支撑腿都可以通过垂直气缸的压缩和伸长执行垂直方向的往返直线运动,实现抬腿和落腿的动作,落腿后可通过其下端的气动手爪夹紧地面上的桩来支撑所述桩上行走装置。当中间组支撑腿以及前组支撑腿和后组支撑腿两组支撑腿中的一组支撑腿的下端的气动手爪夹紧地面上的桩,前组支撑腿和后组支撑腿中的另一组支撑腿的下端的气动手爪松开桩并抬腿时,通过前水平气缸伸长或后水平气缸压缩时可推动前组支撑腿或拉动后组支撑腿进行前进。当前组支撑腿和后组支撑腿的下端的气动手爪夹紧桩,中间组支撑腿的下端的气动手爪松开桩并抬腿时,通过前水平气缸的压缩和后水平气缸的伸长带动中间组支撑腿以及与之相固定的机架向前运动。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后,当前附加组支撑腿的下端的气动手爪松开桩并抬腿时,前附加气缸伸长驱动前附加组支撑腿向前运动;当前附加组支撑腿的下端的气动手爪和中间组支撑腿夹紧地面上的桩时,前附加气缸压缩和前水平气缸伸长运动,推动前组支撑腿向前运动。当后附加组支撑腿的下端的气动手爪松开桩并抬腿时,通过后附加气缸的压缩驱动后附加组支撑腿向前运动;当后附加组支撑腿的下端的气动手爪和中间组支撑腿夹紧地面上的桩时,通过后附加气缸的伸长和后水平气缸的压缩推动后组支撑腿向前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前水平气缸、后水平气缸、垂直气缸、前附加气缸和后附加气缸还可以用油缸来替代。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已植入的桩体进行行走,无需与地面、水面接触,结构简单可靠;夹紧和松开桩体、抬腿和落腿动作以及三到五组支撑腿之间的相对运动均采用气缸或油缸来实现,大部分传动零部件可以直接选用标准件,因而不仅减少了零件的加工工作量,降低了零部件的成本,而且整个装置的运动控制易于实现,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支撑腿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左支腿和右支腿的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案二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蝴蝶卡扣的仪表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