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保暖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7612.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喜登博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保暖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复合面料,尤其涉及了一种复合保暖面料。
背景技术
过去,在天气寒冷时,人们常常使用棉衣或多穿衣服来进行保暖,但是在经过长期的储藏和穿着后,棉衣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磨损,使保暖度降低,而且容易滋生细菌;如果人们用多穿衣服进行保暖,则会让日常行动变得不方便,而且也不美观。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也有一些保暖面料开始出现。虽然他们都能起到保暖的效果,但是问题还是很多,包括工艺过于复杂,不够轻便或者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暖性,而且还可以使面料具有亲肤护肤、抑菌抗菌、吸湿放湿德国特点的复合保暖面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保暖面料,其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纬线包括第一纬线、第二纬线,所述经线采用中空纤维,所述第一纬线采用牛奶蛋白纤维,所述第二纬线采用兔绒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经线的密度为520根/10cm,所述纬线的密度为240根/10cm。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经线采用了纤度在1.33dtex到3.33dtex范围内,细度在32mm到64mm范围内的中空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纬线、第二纬线按1:2的比例进行排列。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揭示的复合保暖面料,采用了三种具有良好保暖特性的纤维,将所述三种纤维作为经线和纬线来进行纺织,能够加强面料的保暖性,而且还可以使面料具有亲肤护肤、抑菌抗菌、吸湿放湿等特性,更加适合人们的穿着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复合保暖面料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经线, 2、第一纬线,3、第二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1是一种复合保暖面料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复合保暖面料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纬线包括第一纬线、第二纬线,所述经线采用中空纤维,所述第一纬线采用牛奶蛋白纤维,所述第二纬线采用兔绒纤维。
所述经线的密度为520根/10cm,所述纬线的密度为240根/10cm,合适的经线和纬线密度可以让面料更平整顺滑,还能给各个纤维留有一定的间隙,增加面料的保暖度和吸湿透气性。
所述经线采用了纤度在1.33dtex到3.33dtex范围内,细度在32mm到64mm范围内的中空纤维,所述中空纤维能包含大量静止空气,是面料更加保暖,又因为其减少了近20%的纤维重量,所以能使面料更加轻盈;所述中空纤维能为面料带来更加丰厚糯滑的舒适手感,而且吸湿透气性更强。
所述牛奶蛋白纤维是一种有别于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新型动物蛋白纤维,其具有优异的抑菌性、亲肤性、导湿透气性、保暖性、耐磨性,而且所述牛奶蛋白纤维能使面料细柔嫩滑,具有优雅的自然光泽,还对皮肤有一定的养护作用。
所述兔绒柔软度好,比重最轻,保暖性好,其具有吸湿性强、放湿快、保湿好的特点,所述兔绒还能使面料柔软滑爽,穿着舒服,对皮肤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所述第一纬线、第二纬线按1:2的比例进行排列,这样可以让面料更为柔滑平整,而且还能加强面料的保暖性、透气性和抑菌性。
本发明揭示的复合保暖面料,采用了三种具有良好保暖特性的纤维,将所述三种纤维作为经线和纬线来进行纺织,能够加强面料的保暖性,而且还可以使面料具有亲肤护肤、抑菌抗菌、吸湿放湿等特性,更加适合人们的穿着和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喜登博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喜登博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