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及其包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4260.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宁;侯世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宁;侯世科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16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折叠式 急救 呼吸器 及其 包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急救呼吸器,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
背景技术
人类突发性呼吸骤停可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不畅性窒息。诸如溺水、呼吸道系统疾病、各种突发性意外伤害等。而目前医院外、事故现场、家庭等在急救中心医师没有到场的情况,多采取体位性式、口对口式的人工呼吸。上述救助方法虽然便利,有一定效果,但需要精于培训才能熟练掌握。除此之外,采用口对口式的人工呼吸,会使个别的现场施救人员由于存有恐惧被传染病袭扰自身的困扰而退缩,从而错过急救时机;另也有用垫纱布式其它隔离物品方法,但也达不到最佳效果。造成病人窒息,呼吸困难后期并发症发生,使抢救成功率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及其包装方法,压缩包装后的本发明的体积小、便于携带;本发明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为一次性使用,减少了医源性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由于操作简单,便于广泛普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手持操作部分、充气囊部分和呼吸面罩部分,所述充气囊部分与所述呼吸面罩部分之间还设有可任意弯曲的连接部分;所述充气囊部分包括塑料薄膜气囊和设置在所述塑料薄膜气囊两端的气囊前底板和气囊后底板,所述气囊前底板的中间部位设有一通孔;所述塑料薄膜气囊中设有一螺旋弹簧;所述手持操作部分包括与所述气囊后底板为一体设计的拉压手柄环;所述呼吸面罩部分包括与一塑料连接弯头一端连接的喇叭形面罩面,所述喇叭形面罩面的外端设有一泡沫塑料圈;所述塑料连接弯头上,在位于与喇叭形面罩面的外端对正的位置处设有一泄气吸痰口,所述泄气吸痰口中设有封堵;所述可任意弯曲的连接部分包括蛇形拉伸螺纹管,所述蛇形拉伸螺纹管的一端与气囊前底板上的通孔紧密插接,所述蛇形拉伸螺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塑料连接弯头的另一端连接。
本发明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其中,所述蛇形拉伸螺纹管的管壁由间隔连接的螺纹管限折带和螺纹管折叠槽构成。所述塑料薄膜气囊的后部设有供氧进气管,所述供氧进气管的端头设有堵头。所述拉压手柄环包括罩在所述气囊后底板上方的条形盖板,所述条形盖板与所述气囊后底板之间具有间隙。
本发明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还包括一外包装袋,所述外包装袋的材料采用防水的软长纤维面料。
本发明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的包装方法,将所述喇叭形面罩面、所述塑料连接弯头和所述可任意弯曲的连接部分拆分成独立的单元;将塑料薄膜充气囊内的螺旋弹簧压缩,将所述可任意弯曲的连接部分折叠收缩;然后,将呼吸器的所有部分放入外包装袋中,真空压缩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压缩包装后的本发明的体积小、便于携带,成本低、价格便宜,储存不受外界条件限制。可放在家庭、学校、各种办公场所、各类车内、飞机内及个人军事装备、旅游用品、赈灾物资中;亦可装在各位医生口袋之中;一旦需要迅速打开,进行施救操作。
本发明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为一次性使用,减少了医源性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由于操作简单,便于广泛普及,可广泛备用于部队、学校、工厂、商业中心、社区场所及各种机动车内。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手持操作部分 20——充气囊部分 30——可任意弯曲的连接部分
40——呼吸面罩部分 11——气囊后底板 12——拉压手柄环
21——气囊前底板 22——螺旋弹簧 23——塑料薄膜气囊
24——供氧进气管 25——连接氧气管接口 31——螺纹管限折带
32——螺纹管折叠槽 41——封堵 42——塑料连接弯头
43——连接弯头插入点 44——面罩面 45——泡沫塑料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一种一次性折叠式急救呼吸器,包括手持操作部分10、充气囊部分20和呼吸面罩部分40,所述充气囊部分20与所述呼吸面罩部分之间还设有可任意弯曲的连接部分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宁;侯世科,未经陈宁;侯世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