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台运动部件导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4121.8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夏树杰;曹小波;张巧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公司;北京航天希尔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运动 部件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振动试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振动台的振动台运动部件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振动台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的振动发生装置,振动台作为一种振动试验设备,它与功率放大器、控制仪配套使用可以完成正弦、随机、冲击等可靠性试验,从而模拟产品真实使用环境的振动情况。
电动振动台台体主要由励磁线圈、动圈、磁体、支撑承载装置、动圈上下导向装置、冷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试验过程中试件安装于动圈台面进行振动试验,振动过程动圈沿垂直台面方向运动,而动圈上下导向装置是保持振动台动圈沿垂直台面方向运动必须的装置。目前振动台动圈下导向装置普遍采用滚轮或轴承(如直线轴承、自润滑轴承等)作为动圈导向装置。由于滚珠直线轴承及滚轮能承受的侧向力很小,传统的动圈导向装置抗倾覆能力较小,另外其高频工作中对导向轴不可避免的磨损导致导向精度较低。随着产品设计多样性和各类产品对可靠性试验要求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偏心大试件进行振动试验,如飞机、导弹、轮船、潜艇、汽车等的振动试件的重心和几何中心不重合现象(也称为试件的偏心现象)越来越普遍,对振动台动圈导向装置导向精度、抗倾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普通滚轮式及轴承式动圈导向装置已不能满足振动台偏心负载试验要求,若要提高底部导向结构的导向能力,就需要扩大底部导向结构的安装空间,这时就会对振动台的磁场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系统长时间工作后滚珠轴承或者尼龙轴承和导向轴会有一定的磨损,造成振动波形失真,严重情况下会影响振动试验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台运动部件导向装置,该装置能够提高振动台抗倾覆力矩能力,满足偏心大试件振动试验需求,并解决普通轴承导向装置安装空间大对振动台磁场产生的影响,实现良好的振动台动圈导向功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振动台运动部件导向装置,它包括安装在动圈上部的上导向轴、安装在动圈底部的下导向轴、安装在铁芯顶部的 上静压轴承、安装在铁芯底部的下静压轴承,上导向轴外套有上静压轴承,下导向轴外套有下静压轴承。
所述的上静压轴承的中心、下静压轴承的中心、动圈的中心、上导向轴的中心轴线、下导向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的上静压轴承的一侧内设有上静压轴承进油管,上静压轴承的另一侧内设有上静压轴承出油管。
所述的下静压轴承的一侧内设有下静压轴承进油管,下静压轴承的另一侧内设有下静压轴承出油管。
所述的下静压轴承进油管与上静压轴承进油管串联,下静压轴承出油管与上静压轴承出油管串联;静压轴承出油管和上静压轴承出油管的回油口从铁芯底部伸出,下静压轴承进油管和上静压轴承进油管的供油口从铁芯底部伸出。
所述的下静压轴承进油管与上静压轴承进油管并联,下静压轴承出油管与上静压轴承出油管并联;上静压轴承进油管和下静压轴承进油管均与进油管连通;下静压轴承出油管与上静压轴承出油管均与回油管连通;进油管的供油口、回油管的回油口分别从铁芯两侧面伸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满足振动台磁场要求前提下,实现振动台运动部件中心精确定位,提高振动台运动系统的侧向刚度,增加振动台抗倾覆力矩的能力,使振动台系统具有很好的性能参数。在该导向装置中,采用静压轴承代替普通的滚轮或轴承作为动圈下导向装置,在对振动台抗倾覆力矩要求很高的情况下,在动圈上部增加一个静压轴承,即采用双静压轴承导向的导向装置。采用静压轴承特别是上下双静压轴承作为动圈导向装置,可以利用较小安装空间实现较大抗倾覆力矩能力,减小其对振动台磁场特性产生的影响,长时间运行静压轴承和导向轴无磨损不会造成振动波形失真。该导向装置在不影响振动台磁场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振动台动圈导向系统抗倾覆力矩能力,而且安装、维修、调试都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振动台运动部件导向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在动圈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振动台运动部件导向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在动圈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振动台运动部件导向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在动圈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静压轴承,2、上导向轴,3、动圈,4、固定螺钉,5、下静压轴承,6、铁芯,7、下导向轴,8、下静压轴承出油管,9、下静压轴承进油管,10.上静压轴承出油管,11、上静压轴承进油管,12.铁芯预留沉孔,13.动圈预留沉孔,14,油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公司;北京航天希尔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公司;北京航天希尔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