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P业务流的切换方法、终端以及相应的功能实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3955.7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7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段小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p 业务 切换 方法 终端 以及 相应 功能 实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IP业务流的切换方法、移动网络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及终端。
背景技术
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FMC,Fixed-mobile convergence)是目前通信网络发展一大趋势,它是指固定通信网络与无线移动网络之间实现网络鉴权、策略与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等互通,以及进一步的网络融合管理和架构优化,从而允许用户/终端设备根据位置、应用等具体需求,选择采用不同的接入技术,例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固定宽带网络(Broadband Forum,BBF)、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等,实现通信业务。
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的一个实例是WLAN UE(这里指具有3GPP签约的通过WLAN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通过WLAN接入固定宽带网络,进而接入到3GPP核心网络。在这种网络连接下,3GPP签约的WLAN UE发起分组数据业务或电路域语音业务,由3GPP核心网进行策略与业务质量控制。3GPP核心网需要与固定宽带网络进行策略与业务质量控制的互通与协调,以实现用户业务体验的一致性。由于IP业务流要流经3GPP核心网,这种路由方式称为无缝分流(Seamless Offload);这里的分流是指业务流没有采用3GPP的接入网而采用了固定宽带网络和WLAN接入。当业务流不通过3GPP核心网,而是由固定宽带网络直接到达对端网络或设备时,称为非无缝分流(Non-Seamless Offload)。
如图1所示为IP业务流由无缝分流切换到非无缝分流的场景,其中业务流路径1为无缝分流,业务流路径2为非无缝分流。这种切换可能由用户终端设备发起,例如当无缝分流业务流的业务质量无法满足用户要求时,将业务流非无缝分流以提高业务质量(如传输带宽);也可能由3GPP网络发起,例如当3GPP分组数据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DN GW)出现拥塞或当运营商策略改变时,将某些业务流非无缝分流以减轻网络负载;类似地也可以由BBF网络发起,例如网络状况变化或运营商策略改变时。
图1中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为3GPP策略和计费规则制定实体,PDN GW为3GPP分组数据网关,其具有策略和计费规则实施的功能。BPCF(BBF Policy Control Function)为BBF网络策略控制功能实体,BNG(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为BBF网络宽带网络网关,BPCF和BNG在QoS控制方面的功能分别与3GPP中的PCRF、PDN GW相当;AN(Access Network,接入网络)为BBF网络汇聚节点,RG(Residential Gateway,住宅网关)为BBF网络本地网关。终端通过WLANAP(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ccessPoint,无线接入点)接入BBF网络。当终端通过WLAN和BBF网络接入3GPP核心网(即无缝分流)时,PCRF与BPCF之间建立会话,即网关控制会话,用于3GPP网络与BBF网络的QoS策略互通与协商。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UE或者BBF网络发起的将IP业务流从无缝分流切换到非无缝分流的方法流程,具体如图2所示:
1.终端通过WLAN和BBF网络接入3GPP核心网,建立起无缝分流的IP业务流。
2.终端通过WLAN向BBF网络发起建立新的非无缝分流的IP-CAN(IP-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IP连接接入网络)会话的请求。
3.BBF网络依据终端会话请求,建立非无缝分流的IP-CAN会话,业务流由BBF网络直接到达对端网络或设备。这一会话建立过程不需要3GPP网络参与。
4.终端或BBF网络发起释放原来的无缝分流的IP-CAN会话。
5.BBF网络向3GPP PDN GW请求释放原来的无缝分流的业务流(IP业务流)。
6.PDN GW向PCRF发起IP-CAN会话修改或释放过程,请求释放原来的无缝分流的业务流。
7.PCRF通知AF该IP-CAN会话的传输资源(即承载)丢失。
8.PCRF向BPCF发起网关控制会话修改或释放过程,释放对原来的无缝分流的业务流的QoS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9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