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3838.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大岛建志;宫本祐二;堀川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使作为记录装置的一种的打印机不与个人计算机连接、而作为复印机加以利用等对打印机单体的利用需求的提高,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一种具有能够直接指示打印机执行记录的信息输入部的记录装置。
信息输入部,为了确保可见性,需要从形成外观的外装部件露出。因此,以往,信息输入部被保持于外装部件。另外,为了提高使用时的可见性,信息输入部以能够相对于外装部件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
另一方面,打印机,作为会对记录精度产生影响的构成要素,具有:向介质实施记录的记录部;将介质向记录部输送的输送部;和将被实施了记录的介质排出的排出部,但如专利文献2所示,已知一种设计,其中使这些构成要素保持于一个部件即基座部,由此,减少每个构件的误差、减小产品整体的误差。
专利文献1:特开2010-363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10279号公报
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使信息输入部保持于外装部件的情况下,需要对外装部件花费成本使其具有刚性,但若使信息输入部如专利文献2的构成要素那样被保持于基座部,则无需使外装部件具有刚性。
但是,若仅使基座部具有以往外装部件所具有的刚性,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座部的对信息输入部进行保持的部位的刚性,要考虑到基座部的成本提高等弊端。而且,信息输入部与记录部和/或输送部、排出部不同,通过使用者的手进行转动动作,所以必须考虑被施加较大的力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因此,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能够通过其他部件的构成来补充基座部的刚性,并使信息输入部保持于基座部。
本发明为解决至少上述问题中的一个,能够通过下述的方式或应用例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向介质执行记录的记录部;向所述记录部输送所述介质的输送部;将被执行了所述记录的所述介质排出的排出部;保持所述记录部、所述输送部和所述排出部的基座部;被覆所述基座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装部件;指示所述记录的执行的信息输入部;设置于上述基座部的、架设所述信息输入部以将所述信息输入部保持得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部转动的成对的保持部;和在所述信息输入部的转动轴的轴向上将所述信息输入部相对于成对的所述保持部固定的固定机构。
根据上述的应用例,信息输入部被架设地保持于保持部,由此,信息输入部发挥梁的作用,由此补充保持部的刚性。在对于架设有信息输入部的一方的保持部施加使保持部倾倒的力的情况下,并不是仅一方的保持部会因被施加的力而变形,而是经由信息输入部使架设有信息输入部的另一方的保持部也承担变形,由此,能够使被施加的力分散。因此,能够使外部负荷分散以补充基座部的刚性。
应用例2
在上述的应用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部具有搭载记录头的滑架和支承该滑架的支承部,成对的所述保持部从所述支承部分离地设置。
根据上述的应用例,能够在从具有刚性的滑架的支承部离开的部位得到应用例1的效果。因此,能够在刚性小的部位适当地使刚性增加。
应用例3
在上述的应用例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设置在所述信息输入部以及所述保持部之间,对所述信息输入部以及所述保持部进行推压。
根据上述的应用例,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得到上述的效果。
应用例4
在上述的应用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输入部的所述轴被保持得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部转动。
根据上述的应用例,对于能够转动的信息输入部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应用例5
在上述的应用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输入部的所述轴具有在该轴的轴向上防止该轴从所述保持部脱落的成对的轴防脱部,成对的所述轴防脱部以及成对的所述保持部压接。
根据上述的应用例,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得到上述的效果。
应用例6
在上述的应用例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输入部的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在所述保持部弹性变形了的状态下,成对的所述轴防脱部以及成对的所述保持部压接。
根据上述的应用例,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得到上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记录装置单元的立体图。
图3(a)是在图2的A-A处截面中的截面上配置有外装部件的、以一个保持部为中心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3(b)是架设在两个保持部上的操作部以及保持部的与图3(a)对应的对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