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时间差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93439.4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7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肖登坤;蔺波;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5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时间差 获取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A,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系统中,引入了低功率节点(LPN,Low Power Node),低功率节点和宏基站一起组成了异构网络。在异构网络中,同覆盖的各基站间会互相干扰,因此,需要对异构网络进行干扰协调。
在对异构网络进行干扰协调的仿真实验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两基站之间的同步时间差对小区的搜索性能,以及干扰协调是否能更准确具有一定关系,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无论同步网络还是非同步网络,各基站的时钟都不是精确同步的,而且现有技术中也不存在关于如何获取基站间的同步信息的有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时间差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获取两个基站之间的同步时间差。
一种同步时间差获取方法,包括:
终端分别检测至少两个基站发射的信号的首径到达时间;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发射的信号的首径到达时间计算同步时间差;
将所述同步时间差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基站。
一种同步时间差获取方法,包括:
检测基站发射的信号的帧头位置;
根据基站发射的信号的帧头位置计算同步时间差;
将所述同步时间差发送给宏基站。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分别检测至少两个基站发射的信号的首径到达时间;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发射的信号的首径到达时间计算同步时间差;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同步时间差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基站。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基站发射的信号的帧头位置;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基站发射的信号的帧头位置计算同步时间差;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同步时间差发送给宏基站。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通信设备;
基站,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同步时间差。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检测基站发射的信号的首径到达时间或基站发射的信号的帧头位置(即基站产生信号的同步点),根据基站发射的信号的首径到达时间或基站发射的信号的帧头位置计算同步时间差,然后将同步时间差发送给所检测的基站,从而使得基站可以获取到与自身有X2接口的基站之间的同步时间差,以便后续可以根据该同步时间差进行相关处理,比如,基于该同步时间差来改善小区的搜索性能,以及干扰协调能力等。本发明提出的通过LPN检测宏基站的PSS/SSS信息的方法来获得时间差,只将该时间差从LPN传送给宏基站即可,节省了信令开销。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方法,即从UE侧进行测量,得到RSRP、RSRQ及基站间的首径到达时间差,并将其上报给基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时间差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由终端计算同步时间差时的网络场景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时间差获取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a是由低功率节点计算同步时间差时的网络场景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时间差获取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方法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将从通信设备的角度进行描述,其中,该通信设备具体可以为终端或低功率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