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尿崩症的中成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2877.9 | 申请日: | 2011-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6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谢培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尿崩症 中成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尿崩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尿崩症是因抗利尿激素缺乏(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肾性尿崩症)而致的内分泌疾病。以烦渴多饮、多尿、低比重尿为主要临床特征。尿崩症属中医的“消渴”、“消瘅”等范畴。 《古今尿验》中记载:”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皮甘者,皆是消渴病也。”《诸病源侯论》说:“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寒,不能约水故也。”临证中,此类病人多无”尿甘”之征象,只是饮多、溲多。因此,认为此病乃是属于下焦虚寒,膀胱不能制约,肾关门不利之尿崩症。
西医常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如,加压素)和抗利尿药物治疗(如,氢氯噻嗪),但其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并且副作用大,费用高昂,并不适合长期服用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尿崩症的中成药,其针对尿崩症的综合病因,辨证施治,其效果好、复发率低、标本兼治,有效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中医认为,尿崩症的病理变化为素体阴虚,情志失调,饮食偏嗜辛辣香燥之品,致火热内扰,心肝胃火熏蒸,而使肺燥津伤。肺阴亏耗,水津不能敷布测烦渴多饮以自救。肺燥金枯,金水不能相生,有开无合,关门不固则饮一按一。或因中焦虚寒,运化失常,致津液气化不利,水津不能上承,降而不升,则口于多饮、多尿。此外,尚有劳欲过度伤及肾阴者,或外伤、手术创伤致使元神受损,肾气受戕,津液不能气化、固摄,直趋膀胱而多尿,进而口渴喜饮。病程迁延不已,每使精气耗损,阴损及阳,而致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之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尿崩症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9-15,麦门冬7-11,五味子4-8,生地9-15,山药9-15,山茱萸7-11,茯苓7-11,泽泻7-11。
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麦门冬:性味:甘;微苦;寒。归肺;胃;心经。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本草衍义》:治心肺虚热。
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治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本草正》: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治腰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跹精滑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
针对气阴两虚所致的尿崩症,中医认为气阴两虚,可见消瘦乏力,自汗气短;肺胃阴虚,肾虚失调,则日于舌燥,多饮多尿,腰酸;阴虚内热则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嫩红,苔薄白少津,或少苦,脉细弱,均为气阴两虚之征。
方中之选者,益气养阴,滋肾固精,党参健脾补肺、益气生津;麦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山药益胃补肾、固肾益精;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此方配伍精当,力猛效专,全方共奏益气养阴,固肾益精,平衡机体阴阳。针对气阴两虚所致的尿崩症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等剂型,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泌尿道结石的中草药
- 下一篇:一种控制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