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痰丸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92708.5 申请日: 2011-10-05
公开(公告)号: CN102327591A 公开(公告)日: 2012-01-25
发明(设计)人: 蔡兆凯;蔡漫 申请(专利权)人: 蔡兆凯;蔡漫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16;A61P3/06;A61P9/00;A61P11/06;A61P13/08;A61P15/00;A61P15/14;A61P31/20;A61P35/00
代理公司: 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 44252 代理人: 黄镜芝
地址: 522031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化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是一种具有扶阳、温中、化痰、理气、降逆、疏通经络、调养气血的功效的化痰丸。 

背景技术

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财富,只要我们用心去钻研,就能发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异病同治”正是中医辩症施治的一大精髓。在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高血脂、脂肪瘤、膀胱瘤、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病、哮喘、乙肝、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其实这些疾病都与痰湿有关。“怪病顽痰作崇”。痰湿是滋生疾病的温床,污染了人体的内部环境。祛除痰湿、改变人体的内部环境,很多疾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痰丸,旨在对于脂肪肝、高血脂、脂肪瘤、膀胱瘤、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病、哮喘、乙肝、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和预防保健作用。 

本发明,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制备:白芥子10g、菜菔子8g、苏子8g、白芍6g、白术6g、茯苓6g、灸甘草3g、仙灵脾10g、黄苓6g、干姜3g、艾叶3g、赤小豆6g和苡米仁6g,首先,将上述中药通过常规方法炮制,再经粉碎、过筛后得细粉,最后,将细粉和蜜制成丸剂,每丸重8-9g。 

本发明,组方中各味中药的功效为:白芥子:除皮里膜外痰涎。苏子:开郁下气,定喘消痰。菜菔子:主下气消食,除痰止嗽。赤小豆:清利湿热,赤能补血。苡米仁:健脾渗湿。白术:除湿利小便,进食强脾胃。仙灵脾:温补肾阳,益气力,强筋骨。艾叶:温中理气,开郁调经,疏畅肝脾。白茯苓:主补脾气,利小便。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本发明,具有扶阳、温中、化痰、理气、降逆、疏通经络、调养气血的功效。对于脂肪肝、高血脂、脂肪瘤、膀胱瘤、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病、哮喘、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和预防保健作用。 

辩证:本方为阳气虚弱,痰湿壅滞之主症。中气虚弱,运化失常,导致停食生湿,湿聚成痰,痰气壅滞,使人体五脏六腑受到污染,从而滋生了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及顽痰怪疾。 

方解:本方为治疗阳气虚弱,痰湿滞阻之主症。方中重复用白芥子,《雷公炮制》记载:“白芥子除皮里膜外痰涎”。畅膈行痰,故为君药。臣以赤小豆、苡米仁、艾叶、苏子、菜菔子、白茯苓、白术、白芍、干姜、灸甘草,健脾益气,扶阳化痰利湿。干姜、甘草合用,此方暗合了张仲景甘草、干姜汤扶阳祛湿的方剂。干姜、甘草合用,古人认为是辛甘化阳,化阳的同时,也可以除湿,仙灵脾温补肾阳,扶阳益气,黄芩清湿热,泻肺火,二药合用,一温一寒,使全方温而不上火,共为左药。 

本发明,其服用方法及用量为:口服一次1丸,一日三次,十天为一疗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化痰丸,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制备:白芥子10g、菜菔子8g、苏子8g、白芍6g、白术6g、茯苓6g、灸甘草3g、仙灵脾10g、黄苓6g、干姜3g、艾叶3g、赤小豆6g和苡米仁6g,首先,将上述中药通过常规方法炮制,再经粉碎、过筛后得细粉,最后,将细粉和蜜制成丸剂,每丸重8-9g。 

由本实施例制备的化痰丸,经多位患者试服试用,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吴先生,2011年4月2日诊,患者嗜食肥甘,形体肥胖,面有油光,头昏重胀,时呕痰涎,口粘,胸闷,脘痞,肢麻沉重,舌苔厚腻,脉滑。治以化痰祛湿。服用扶阳化痰丸,1个月后诸症解除。 

魏女士,40岁,工人,患者于13岁时即有此症。每年遇寒冷发作,持续十天,近二年来发作频繁,尢其在冬季发作加剧,先后到某医院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略有好转,过几天又发作,又在某医院服止咳,平喘中药十多剂,均不理想。遂请余视诊,此时正值喘作期,稍动喘甚,呼长吸短,两肺哮鸣音满布,面色苍白,两目晦暗,言语无力,舌苔腻,脉沉弱,服用扶阳化痰丸10天,症状明显减轻。2个月后病情消失。 

林先生,男60岁,因突发胸痛,心悸一天,于2010年5月7日住院,查心电图提示急性间壁心梗。经西医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后请余诊。症见时有胸部痞闷、心悸、头晕、神疲体倦,纳呆口干但不思饮,喉间痰多,二便正常,形体肥胖,舌质稍红,苔白厚腻,脉滑较重按无力,证属中医胸痹症之痰湿阻滞型。治以扶阳化痰丸15天,症状基本消失,再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兆凯;蔡漫,未经蔡兆凯;蔡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