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难事故救生舱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9825.6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高才 |
主分类号: | B63C9/03 | 分类号: | B63C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难 事故 救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海难事故救生舱”是为航运船只、海上钻井平台配置的海难事故逃生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海难事故发生时使用的是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之类的救生器材,这类救生设备不能克服海难事故中船体侧翻沉没产生的漩涡,涌浪对逃生人员及逃生设备造成的泓吸伤害,同时这类救生设备不能帮助逃生人员避免海难事故中恶劣气象、低气温、海水浸泡、风浪侵袭对逃生人员造成的伤害,而且给有效搜救增加过多的投入和难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救生设备不能帮助逃生人员避免海难事故中低温、风浪侵袭、海水浸泡及沉船产生泓吸的伤害,同时也为克服救生筏、救生艇在危急时使用不便的状况,本发明提供的“海难事故救生舱”,是由钢板制作能容纳多人同时逃生使用,可以避免海难事故中低温,风浪及海水浸泡对逃生人员产生伤害的圆形扁球状的“救生舱”,在“救生舱”内侧中心的圆形构造柱的柱体内侧,设有圆筒柱状可向下由气压移动伸缩出“救生舱”外的抗风浪颠覆的“平衡柱”,平衡“救生舱”被风浪冲击颠覆的幅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海难事故救生舱”由钢板焊接制作成横向直径φ2200mm,竖向中心顶高1800mm圆形扁球状的“救生舱”,在“救生舱”内侧中心由顶部至底部用3mm钢板制作圆形筒状、外径直径φ400mm的构造柱,构造柱内侧底部与舱体外部是相通的,根据本发明所述在“救生舱”构造柱内侧空间设置一个可向下由气压移动伸缩出“救生舱”外部的柱塞式“平衡柱”,“平衡柱”由2mm钢板制作成直径φ320mm,长1700mm的圆筒状柱体,在“平衡柱”下端部50mm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φ50mm的进排水孔,“平衡柱”由手动“气泵”供给气压形成上下伸缩行程的移动,当“救生舱”处于备用状态时,“平衡柱”呈收缩状态,收缩在“救生舱”的柱体内,当“救生舱”处于使用状态时,可根据风浪强弱、由手动“气泵”的气体将“平衡柱”伸出“救生舱”底部,“平衡柱”下端两侧的进排水孔徐徐注入海水,使“平衡柱”增加重量,在“救生舱”底部形成杠杆式坠重平衡的作用,平衡“救生舱”被风浪冲击波动摇晃的幅度,克服巨浪对“救生舱”的颠覆,当海况相对平静或被救援的状况时,可由手动“气泵”的气体将“平衡柱”徐徐收缩,这时“平衡柱”内的水由进排水孔流出,当“平衡柱”完全收缩进“救生舱”内,处于密闭状态时,“平衡柱”体内的水也泄流完毕,处于减轻重量的空置状态。根据本发明所述在“救生舱”横向半径的上端部一侧,设有一个800mm×600mm密封式的舱门,与舱门等高均分90°对称设置三个直径φ300mm密封的弦窗。根据本发明所述在“救生舱”外侧顶端对称设有两个“气道避水器”,“气道避水器”由直径φ100mm的U型弯管构成,弯管一端接入“救生舱”内,弯管另一端弯垂向下的管口下端10mm处设有一个浮球碗,浮球碗底侧留有一个排水孔,浮球碗内设有一个真空状的浮球,常态状况下,空气由管口10mm间隙进入“救生舱”内流动,如遇过急浪水,浪水由10mm间隙落入浮球碗内,落入浮球碗内的水将浮球浮起,闭塞弯垂的管口,阻止浪水涌入“救生舱”内,浪水减弱后,浮球碗内的水由小孔流出,浮球又回落原位。当有特大巨浪的状况时,有部分水进入弯管内,在接入“救生舱”内端的管口下端30mm处,设有一个大于管口的漏斗状托盘,进入“救生舱”的空气与水,在管口与漏斗状托盘的30mm处自行分离,空气自动漂逸进入“救生舱”内,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坠入漏斗状的托盘里,由漏斗下端连接的软管引流出“救生舱”底部的舱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高才,未经王高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