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音抗震SHK实心轻质填充体原料配方及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9376.5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1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尹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世和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02 | 分类号: | C04B26/02;C04B1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31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 抗震 shk 实心 填充 原料 配方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音抗震SHK实心轻质填充体原料配方及生产工艺,具体说是一种隔音抗震无梁楼板实心SHK内模原料配方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高层建筑的隔音保温楼空心无梁楼板建筑中使用的填充体大多有生产成本高,隔音抗震效果不理想,使用寿命短,能耗高,施工风险大等缺点。给施工待来不便的同时也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抗震SHK实心轻质填充体原料配方及生产工艺,通过该工艺生产的产品隔音抗震SHK实心轻质填充体,其能耗低,施工安全,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将特殊规格的石英砂19%、珍珠岩70%,胶粉10%,增强剂0.1%,微沫剂0.4%,发泡剂0.3%,防水粉0.1%,阻燃剂0.1%等多种无机材料搅拌均匀→入模振动一次性成型→倒模放置到木板上→高温自然风干或低温时蒸汽加温提速成型→养护→内模检验合格出厂使用。
入模振动一次性成型——在生产内模过程中加入了铁丝框架,取代了以往的玻璃纤维网格布作加强筋受力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实心的模柱和敞口模相连,内模成型后是空心的孔,浇注时用来排气、观察浇注混凝土的密实度情况。
将所述多种无机材料搅拌均匀时,引入大量的空气、珍珠岩、中空玻化微珠、蜂窝纸板、废旧泡沫等其它多孔类物质作填充,其质量非常轻,是水泥制品的1/20。
本发明产品隔音抗震SHK实心轻质填充体的边角棱部分可设计圆弧或斜面便于混凝土的流动浇注;并且大量使用于高层建筑的隔音保温楼空心无梁楼板建筑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工艺生产的产品隔音抗震SHK实心轻质填充体是废旧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节能降耗,利国利民;一次成型,结构力好,取消了同类产品的加强层、包裹层工序,减少了生产工序,越简单越容易推广应用;实心内模,减少施工破损率,降低了施工风险,保证了施工质量;安装过程中遇有管线通过内模时可现场任意割锯,不影响浇注混凝土的设计空心率。由于在生产内模过程中加入了铁丝框架,取代了以往的玻璃纤维网格布作加强筋受力得到了更好的保证;边角棱部分可设计圆弧或斜面便于混凝土的流动浇注;产品所检指标完全符合国家《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CECS175:2004中的正向抗压≥1000N,侧向抗压≥800N,每件为≤90KG/立方,是水泥混凝土空心楼盖重量的1/20,属于优良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工艺步骤为:将特殊规格的石英砂19%,珍珠岩70%,胶粉10%,增强剂0.1%,微沫剂0.4%,发泡剂0.3%,防水粉0.1%,阻燃剂0.1%等多种无机材料搅拌均匀(引入大量的空气、珍珠岩、中空玻化微珠、蜂窝纸板、废旧泡沫等其它多孔类物质作填充,其质量非常轻,是水泥制品的1/20)→入模振动一次性成型(在生产内模过程中加入了铁丝框架,取代了以往的玻璃纤维网格布作加强筋受力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实心的模柱和敞口模相连,内模成型后是空心的孔,浇注时用来排气、观察浇注混凝土的密实度情况)→倒模放置到木板上→高温自然风干或低温时蒸汽加温提速成型→养护→内模检验合格(产品边角棱部分可设计圆弧或斜面便于混凝土的流动浇注)出厂使用。
通过本发明工艺生产的产品隔音抗震SHK实心轻质填充体大量使用于高层建筑的隔音保温楼空心无梁楼板建筑中。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世和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市世和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