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88619.3 | 申请日: | 201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张志鑫;谭金权;于海成;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5/18 | 分类号: | G01R15/18;G01R15/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电极 光学 电压互感器 | ||
1.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装置(1)、高压电极(2)、互感器壳体(3)、悬浮电极(4)、密封圈(5)、接地柱(6)、绝缘支撑(7)、互感器外罩(8)、光学电压传感头(9)和光纤(10);所述绝缘装置(1)固定连接在所述互感器壳体(3)的一端,所述互感器壳体(3)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互感器外罩(8);所述互感器外罩(8)设有接地柱(6);在所述互感器壳体(3)和互感器外罩(8)连接的位置设置密封圈(5);所述高压电极(2)的一端通过所述绝缘装置(1)伸入所述互感器壳体(3)内,并和所述绝缘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悬浮电极(4)通过所述绝缘支撑(7)密封固定在所述互感器壳体(3)和互感器外罩(8)的连接处、且两端分别伸入所述互感器壳体(3)和互感器外罩(8)内;所述光学电压传感头(9)置于所述互感器外罩(8)的底部,与光学电压传感头(9)连接的光纤(10)引出到所述互感器外罩(8),再通过所述互感器外罩(8)至电气单元(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盒(11),与所述光学电压传感头(9)连接的所述光纤(10)先进入所述保护盒(11)后经过所述保护盒(11)上的光纤引出孔(12)引出所述互感器外罩(8),再引至电气单元(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电站的GIS腔体,所述变电站的GIS腔体接地,所述互感器外罩(8)与所述变电站的GIS腔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之一所述的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的GIS腔体内填充有绝缘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气体为SF6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之一所述的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当进行维护时所述接地柱(6)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之一所述的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电压传感头(9)包括第一光纤准直器(161)、起偏器(17)、1/4波片(18)、BGO晶体(19)、检偏器(20)、第二光纤准直器(162)和第三光纤准直器(163);从电气单元(13)来的光信号通过光纤经所述第一光纤准直器(161)后连接到所述起偏器(17),经所述起偏器(17)后再依次经过所述1/4波片(18)、所述BGO晶体(19)连接到所述检偏器(20),经所述检偏器(20)后分为两路,一路反射端经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162)后通过光纤输出至电气单元(13),另一路透射端经所述第三光纤准直器(163)后通过光纤输出至电气单元(13)。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之一所述的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单元(13)包括光学闭环反馈控制单元(14)和信号处理单元(15);光学闭环反馈控制单元(14)使光源的中心波长稳定,经过光纤(10)输出至光学电压传感头(9);信号处理单元(15)对光学电压传感头(9)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处理,解调出被测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之一所述的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闭环反馈控制单元(14)包括SLD光源(21)、Lyot消偏器(22)、耦合器(23)、第一探测器(241)和驱动电路(26);SLD光源(21)产生的光经Lyot消偏器(22)变成低偏振光,经过耦合器(23)输出至光学电压传感头(9);同时耦合器(23)的输出经过第一探测器(241)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后至驱动电路(26),由驱动电路(26)判断是否满足输出光功率的要求,计算并调整驱动电路参数,反馈至SLD光源(20),使SLD光源(21)输出稳定的光功率,从而使由耦合器(23)输出至光学电压传感头(9)的光源输出功率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6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产品定位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