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发器系统及蒸发器流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8428.7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圣健;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5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景平;逯长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器 系统 流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器系统及蒸发器流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
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空调制冷系统示意图。
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2、室内风机3、节流阀4、冷凝器5、室外风机6。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中的蒸发器通常采用V/A字或斜一字形,考虑到生产的便利性,每片蒸发器采用均匀布管,即每个回路具有相等管程、并且采用一个分液头等长度分液毛细管进行分液。在这种结构的蒸发器中,理想情况下每个回路流过的制冷剂流量是近似均匀的,但由于实际中采用风机形式的不同和风道中诸如压缩机、板式换热器、管路、电控盒等部件的影响,吹过蒸发器每个回路的风量是不均匀的,因此不能保证在该风量下该回路的制冷剂流量是合适的,如果该回路流量偏大,则制冷剂蒸发不完全,出口带液会引起压缩机液击;如果该回路流量偏小,则出口过热,容易引起吸排气温度过高,影响压缩机润滑效果,增加压缩机失效几率。可见,现有蒸发器这种控制方式无法保证蒸发器换热能力完全发挥出来,而且会严重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蒸发器系统及蒸发器控制方法,保证蒸发器换热能力在各个工况充分发挥,避免出现压缩机回气带液或严重过热的情况。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发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蒸发器及流量控制阀,所述蒸发器包括多个回路,每个回路的入口均接有一个所述流量控制阀,用于根据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与该回路的目标过热度的比较结果控制进入该回路的制冷剂流量。
可选地,所述流量控制阀为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温度;
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及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温度计算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根据计算得到的过热度与该回路的目标过热度的比较结果控制该回路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可选地,每个回路的出口均设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具体用于采集所在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温度;
所述压力传感器,具体用于采集所在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
可选地,每个回路的出口均设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设有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具体用于采集所在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温度;
所述压力传感器,具体用于采集所述蒸发器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并将该蒸发压力作为各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
可选地,所述流量控制阀为热力膨胀阀。
可选地,所述蒸发器为铜管翅片式蒸发器、或者微通道蒸发器。
一种蒸发器流量控制方法,所述蒸发器具有多个回路,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测量每个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
根据测量得到的每个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与对应回路的目标过热度的比较结果控制进入对应回路的制冷剂流量。
优选地,所述分别测量每个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包括:
对于每个回路,分别采集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温度及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
根据采集的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温度及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计算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
优选地,所述采集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温度包括:
通过设置在该回路出口的温度传感器采集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采集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包括:
通过设置在该回路出口的压力传感器采集该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或者
通过设置在蒸发器出口的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蒸发器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并将该蒸发压力作为各回路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蒸发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速控制子弹抛射的方法
- 下一篇:制冷及热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