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蒸汽爆破的银杏叶黄酮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8035.6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兵兵;曾国明;张茂兰;徐洪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C07D3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蒸汽 爆破 银杏叶 黄酮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黄酮的工艺。
背景技术
银杏树为我国古老的树种,被誉为“地球上的活化石”,我国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我国用银杏叶作为心脏及肺部疾患的药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966年,德国科学家发现银杏叶中含有降低胆固醇的有效成分,从此开始了银杏叶药理和应用的现代研究。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黄酮类、萜内酯类化合物等,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抗病毒、抗癌、防衰老及降低胆固醇等医药保健功效,且具有不良反应小,食用安全等优点。所以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化合物不仅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重要的社会价值。
银杏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等。有机溶剂法是目前国内最广泛的提取方法,其主要分为冷浸法、渗漉法、回流法,由于其成本较高,费时较长、效率低,因而杂志含量较高,溶剂用量大,操作烦琐。超声技术虽然能够提高银杏黄酮的得率,但由于超声波作用容易产生空穴作用,因而对银杏叶的微细结构影响有限、并且引起了银杏叶比表面积的下降,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超临界萃取法存在操作时间长,对有机溶剂消耗较多等缺点。
蒸汽爆破法是新近发展的一种生物质物料预处理方法,其特点是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节能环保等优点,因而产物中的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产品得率高。经蒸汽爆破预处理能够有效破坏物料的物理结构,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银杏叶预处理的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预处理料,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运用该方法所得的预处理料用于提取银杏黄酮,其收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蒸汽爆破的银杏叶预处理方法,将银杏叶在0.2-0.7Mpa条件下爆破不低于60秒,并进行干燥,得银杏预处理料。
进一步,将银杏叶在水介质中浸泡不低于8小时后,将银杏叶在0.2-0.7Mpa条件下爆破60-180秒,所述银杏叶和水介质的重量比为1:10-1:20,并进行干燥,得银杏预处理料。
进一步,将银杏叶在水介质中浸泡12小时后,将银杏叶在0.7Mpa条件下爆破60秒,所述银杏叶和水介质的重量比为1:10-1:20,并进行干燥,得银杏预处理料。
所述的基于蒸汽爆破的银杏叶预处理方法所得的银杏预处理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黄酮的方法,该方法操作能耗低,污染小,效率高,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运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杏叶预处理料提取黄酮的方法,将所述银杏叶预处理料置于回流冷凝装置中进行回流提取,用体积百分数为50%-7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50-70℃,所述银杏叶预处理料与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10-20,提取剂pH值为7-9,回流提取不少于2 小时,得反应液,去除反应液中的乙醇,剩余液体为银杏黄酮溶液。
进一步,将所述反应液在70℃条件下进行旋转真空浓缩,剩余液体为银杏黄酮溶液。
进一步,将银杏黄酮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银杏黄酮。
进一步,将所述银杏叶预处理料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并进行真空干燥,得干燥的银杏叶物料,所述干燥温度为50-80℃,干燥时间为10-14小时,将干燥后的银杏叶物料置于回流冷凝装置中进行回流提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的工艺简单、节能环保,通过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处理银杏原料既能达到破坏银杏黄酮结构,能有效提高银杏黄酮化合物得率,污染小;不仅提取效率好,还能有效地回收乙醇溶剂,节约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环境污染小、成本较低,极大的扩大了银杏的利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传统的超声、微波、乙醇溶剂提取银杏黄酮相比,蒸汽爆破预处理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率高的作用,能够显著的降低生产成本;先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银杏,再用乙醇提取,与单独用乙醇提取银杏黄酮,其溶提取得率提高了将近两倍,极大地提高了黄酮得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未处理过的银杏叶的SEM图,原料表面平滑,致密有序,此种规整的结构不利于银杏黄酮的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