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间隔调整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7863.8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间隔 调整 方法 装置 网络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送间隔调整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快速外设部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以下简称:PCIE)总线,沿用了现有的外设部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以下简称:PCI)编程概念及通讯标准,但传输速度更快,PCIE的一个串行高速收发器的单向物理带宽即可达到2.5吉比特每秒(Gigabit per second;以下简称:Gbps)。而PCIE链路分为发送(TX)与接收(RX)两个方向,因此仅一个串行高速收发器的双向合计物理带宽就可以达到5Gbps。
在用户接口层面,使用事务层规定的处理层数据包(Transaction Layer Packet;以下简称:TLP)帧来传输数据。用户的不同传输请求需要根据协议规定类型填写TLP帧头中的相应字段。TLP帧可以分为转发事务(Post)帧与非转发事务(Non-Post)帧两大类,其中写数据请求属于Post帧,而读数据请求则属于Non-Post帧。
直接内存访问(Direct Memory Access;以下简称:DMA)是一种不经过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CPU)而直接从内存存取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式。在DMA传输模式下,CPU只须向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以下简称:FPGA)端的DMA控制器下达指令,让DMA控制器来处理数据的传送,数据传送完毕再把信息反馈给CPU,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减轻了CPU的资源占有率,可以大大节省系统资源,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FPGA端的DMA控制器通过缓存描述符(Buffer Descriptor;以下简称:BD)与CPU进行数据传输,CPU在自身的内存中设置相应的收发BD后,启动FPGA的DMA控制器,FPGA根据CPU设定的BD在CPU内存中的位置读取BD,如果是下行BD,则根据下行BD中的数据存储地址和存储长度从CPU内存中搬运数据,如果是上行BD,则将FPGA从下游芯片接口中收到的数据填写到上行BD所设定的CPU内存中,并将写入的数据总长度更新到上行BD中。当FPGA收发完成一个完整数据包后,将相应的上下行BD回写到CPU的内存中,以通知CPU一个数据包已经收发完成。
其中下行链路定义为CPU向FPGA发送数据,上行链路定义为FPGA向CPU发送数据。
一个系统的上下行速率即数据包的收发速率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CPU对数据的处理能力,FPGA内部DMA的处理能力,FPGA和CPU间的接口种类,以及所选用的桥接芯片性能等。当CPU和FPGA内部DMA的处理能力都足够强大时,接口的性能就成了系统性能的瓶颈。
DMA传输数据包时,每一个数据包均配置一个8字节长度的BD,而且每个BD的读取和回写也需要占用PCIE接口的带宽,FPGA的DMA发起的读BD请求与读数据请求均需要通过PCIE接口的TX链路,而系统的下行带宽完全取决于通过PCIE TX链路发起的读数据请求数量,PCIETX链路上发出的读请求的数据量越多,则下行带宽越大。
并且PCIE协议规定Post帧的可以穿越Non-post帧,也就是说即使当读数据请求优先于写数据请求提交给PCIE内核(PCIE core)之后,PCIE接口上后到的写数据请求也是优先于先前的读数据请求发送到CPU端。
因此系统的瓶颈在于如何有效利用PCIE接口的TX链路带宽,如何在TX链路上合理分配上行写数据传输带宽和下行读数据的带宽。
现有的保证系统上下行速率相对均衡的方案一般有2种,即提高PCIE接口物理带宽的方案与控制上行链路速率的方案。
1、提高PCIE接口物理带宽的方案。
本方案通过提高CPU与FPGA之间PCIE接口的物理带宽,例如选择满足PCIE2.0标准的CPU或者使PCIE链路由×4改为×8,使得物理带宽提升一倍,从而使得系统瓶颈不再存在于PCIE接口上,同时保证上下行链路均达到最大性能。
但是该方案存在以下缺点:系统成本显著上升,增加硬件设计复杂度,需要使用更高性能的CPU与更大容量更多高速接口的FPGA来满足高速PCIE接口的物理指标。并且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高速PCIE接口的全部带宽。
2、控制上行链路速率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7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最小化路测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 下一篇:逆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