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粉煤灰多排孔自保温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6479.6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长河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 灰多排孔 保温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轻质粉煤灰多排孔自保温砌块(也称砌砖)。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里,其外墙或内墙通常采用砌块(也称砌砖)的砌体结构,砌体大致为烧结粘土砖或粉煤灰加气块为主,不仅浪费资源、消耗能源、污染环境,同时存在着保温、轻质、隔热、隔音性能等不足,并且建筑节能方面无法达到国家要求,并且现有的烧结粘土砖或粉煤灰加气块应用于外墙保温,无法满足保温与建筑结构一体化的要求,在防火和与耐久性方面也存在着巨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利废、节约能源、生产成本低廉,同时具有保温、轻质、隔热、隔音、防火、耐久的轻质粉煤灰多排孔自保温砌块。
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轻质粉煤灰多排孔自保温砌块,是在长方体的轻质粉煤灰砌块上均布有通孔。该轻质粉煤灰砌块是以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以粉煤灰,粗灰渣,陶粒或炉渣、浮石,珍珠岩或蛭石,锯末,聚苯颗粒,建筑胶,保湿剂和添加剂为填料,用水稀释调和,经混合、搅拌、挤压和养护配制而成;其通孔截面为长方形,通孔的排列形式为多段、多层平行交互排列。
所述轻质粉煤灰砌块各成分的重量比为,硅酸盐水泥6-30%;粉煤灰10%~40%;粗灰渣20~50%;陶粒或炉渣、浮石5%~30%;珍珠岩或蛭石0.5%~2%;锯末0.5%~3%;聚苯颗粒0.1%~0.5%;建筑胶0.02%~0.1%;保湿剂0.01%~0.1%;添加剂0.01%~0.1%;余量为水;其中的建筑胶包括建筑用107、108、801胶水的一种,保湿剂为混凝土保湿剂,添加剂包括混凝土用速凝剂、增强剂、阻锈剂、防冻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通孔前后两个对应的开口端至少有一端呈弧形缩孔结构,其通孔的排列形式为一层为N个以上完整通孔与另一层N-1个完整通孔和两侧的半开放孔依次平行交互排列,其中的N为大于1的整数,通孔侧壁呈弧形结构。
本发明的多排孔自保温砌块结构为带有长方形的通孔和纵向交错半通孔的块体,每排孔洞有孔壁间隔,在块体的两端区域设置有一边开放的纵向孔洞,每排孔洞交错排列。并在砌块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通孔内壁上贴装铝箔后,相当于增加了反热辐射层,有效的阻止孔洞内的辐射换热,从而增大空心砌块的热阻,提高空心砌块的保温性能,减少通过建筑物的耗热量。砌筑后,纵向孔洞相互交错,减少了纵向冷桥,提高了保温效果。特别是采用轻质复合粉煤灰材料配合本结构后,有效的减少了原料使用量,降低了自身重量,多排纵向孔洞提高了砌体的热阻,加之原材料较小的导热系数,使之保温、轻质、隔热、隔音、防火、耐久性等性能大大提高,替代了传统的粘土砖、加气块及传统的外墙保温方法,完全满足了国家“居住节能65%”、“公共节能50%”的建筑节能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典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2是图1的纵截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是砌块,2是通孔,3是通孔间隔,4是半开放孔,5是砌块长度,6是砌块高度,7是砌块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砌块主块型尺寸(长×宽×高):390mm×260mm×190mm。参照附图1和2,本砌块1孔型有五排通孔,其中第一、三、五排通孔为两个(或者称两段)完整通孔2同水平线间隔(排列组成;第二、四排通孔为一个完整通孔2加上左右侧的半开放孔4(即完整通孔的1/2)同水平线间隔排列组成;通孔呈扁平的长方体,其前后端贯通,并且后端开口采用弧形缩孔结构;通孔之间有间隔3,通孔内壁呈弧形;并在砌块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通孔内壁上贴装铝箔。
其中轻质粉煤灰砌块各成分的重量比为:硅酸盐水泥20%;粉煤灰35%;粗灰渣20%;陶粒或炉渣5%;珍珠岩1%;锯末1.5%;聚苯颗粒0.2%;801建筑胶0.02%;混凝土保湿剂0.01%;增强剂和防冻剂0.05%;余量为水。
实施例2,本砌块主块型尺寸(长×宽×高):390mm×240mm×190mm。该砌块1(砖)三排孔砌块(砖)(图3);所述砌块上通孔设置为第一排两个完整通孔2,第二排为一个完整通孔2加两端半开放孔4(即完整通孔的1/2),第三排两个孔。通孔呈扁平的长方体,其前后端贯通,并且后端开口采用弧形缩孔结构;通孔之间有间隔3,通孔内壁呈弧形;并在砌块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通孔内壁上贴装铝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长河,未经王长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6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