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焊机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5200.2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章启;杨诗豹;吴汉文;习天双;李国祥;杨元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8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焊机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焊机,尤其涉及该电焊机中的空载保护、控制起弧保护和龙头对地短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工厂所用的单头交流焊机、多头组合式交、直两用焊机均存在以下缺陷:接通电流时在不烧焊的情况下,龙头对地就有67V交流电或67V直流电,这个电压超过安全电压,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同时消耗电能,浪费能源;空载时电流也有7安培,在船上施工时,如果龙头线被砸对地短路,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长时间对地短路会造成焊机的烧毁;并且在进入工作之前的起弧很慢,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防漏电、对空载和龙头线对地短路均起到保护作用、防触电,防止焊机空载耗电和龙头线长期对地短路造成焊机烧坏的电焊机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电焊机保护装置,包括控制起弧继电器、空载保护继电器、龙头线接地保护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起动按钮、主电源接触器、控制变压器;
所述控制变压器并联在电焊机的两个输入端,所述起动按钮、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控制起弧继电器的线圈串联连接在控制变压器BK的输出回路上;
所述空载保护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串联连接,并与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控制起弧继电器的线圈串联连接的电路两端并联连接;
所述空载保护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两端分别并联连接有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龙头线接地保护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所述主电源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连接在电焊机与供电电源连接的电路上;所述电源接触器的线圈与控制起弧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连接后与控制变压器的两输入端并联;
所述空载保护继电器的线圈与电阻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在电焊机的两输出端,所述龙头线接地保护继电器的线圈与电阻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在电焊机的两输出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与供电电源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变压器的两个输入端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连接的电路上分别连接有第一保险丝和第二保险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阻为滑动变阻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空载电流极小,小于0.003A,可有效地节约能源;
2、焊机起孤快;
3、具有龙头线对地短路保护功能;
4、该保护装置主要元件由继电器组成,工作可靠,便于维修;
5、该保护装置可用于任何机类型的电焊机。
本发明减少了焊机空载电流、电压,节约了能源,并在龙头线对地短路能自动切断电源,起到龙头线对地短路保护作用,工作可靠,并且在出现故障时,维修故障容易查找,维修方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焊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电焊机保护装置,包括控制起弧继电器JC1、空载保护继电器JC2、龙头线接地保护继电器JC3、时间继电器SJ、起动按钮SA、主电源接触器JC和控制变压器BK;控制变压器BK并联在电焊机DH的两个输入端,起动按钮SA、时间继电器SJ的常闭触点、控制起弧继电器JC1的线圈串联连接在控制变压器BK的输出回路上;空载保护继电器JC2的常开触点、时间继电器SJ的线圈串联连接,并与时间继电器SJ的常闭触点和控制起弧继电器JC1的线圈串联连接的电路两端并联连接;空载保护继电器JC2的常开触点的两端分别并联连接时间继电器SJ的常开触点和龙头线接地保护继电器JC3的常闭触点;主电源接触器JC的常开触点串联连接在电焊机DH与供电电源连接的电路上;所述主电源接触器JC的线圈与控制起弧继电器JC1的常开触点串联连接后与控制变压器BK的两个输入端并联;空载保护继电器JC2的线圈与电阻R1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在电焊机DH的两输出端,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龙头线接地保护继电器JC3的线圈与电阻R2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在电焊机DH的两输出端。
在控制变压器BK的两个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与供电电源连接;在控制变压器BK的两个输入端与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连接的电路上分别连接有第一保险丝FU1和第二保险丝FU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未经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