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赫兹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4987.0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阳;付晓霞;张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赫兹 光子 晶体 光纤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结构的太赫兹耦合器。
背景技术
太赫兹(Terahertz,简称THz)波位于电磁波谱中微波与红外波段之间,是指频率在0.1~10 THz(波长为30~3000 μm) 范围内的电磁波(1 THz=1012 Hz)。太赫兹波在高数据率通信、光谱应用、医学与生物探测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太赫兹波极易被介质材料吸收,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0.5 THz时吸收损耗为4.3 cm-1;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0.1~3THz波段的吸收损耗小于l cm-1,好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而吸收损耗较低的聚四氟乙烯 (Teflon),在1 THz(即波长为300微米)时的吸收损耗仍达到了0.3 cm-1(即约130 dB/m) [G. Masahiro, et al. “Teflon Photonic Crystal Fiber as Terahertz Waveguide(聚四氟乙烯太赫兹光子晶体光纤波导),”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4, 43(2B), L317-L319]。
光纤定向耦合器可实现将一束光分为两束或几束光,是一种常用的光无源器件。一种比较简单的太赫兹光纤耦合器结构是将两根普通光纤靠得很近,从而使太赫兹波从一根光纤耦合到另一根光纤[A. Dupuis, et al.,“Fabrication and THz loss measurements of porous subwavelength fibers using a directional coupler method(太赫兹亚波长光纤的制作及采用方向耦合器测量其损耗的研究),” Optics Express, 2009, 17(10), 8012-8028]。这种耦合光纤的优点是太赫兹波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在光纤外传输,从而减少材料对太赫兹能量的吸收,降低了其传输损耗。然而这种耦合光纤结构不稳定,很难控制能量耦合的程度,而且容易造成散射损耗。Kristian Nielsen等人提出一种太赫兹光纤方向耦合器[K. Nielsen, et al. Broadband terahertz fiber directional coupler(宽带太赫兹光纤方向耦合器), Optics Letters, 2010, 35(17), 2879-2881],通过在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两个纤芯中引入多个小的空气孔,可以实现宽带的耦合。 但这种光纤的长度近20 cm,对于极易被介质吸收的太赫兹波而言,其长度过长。例如,设基质材料为Teflon,其在300微米波长时的吸收损耗为130 dB/m,则太赫兹波经过这个器件后,总能量将被衰减26 dB。因此,应严格控制耦合器的长度,从而避免太赫兹波在耦合器中传输时过大的能量损失。
与近红外光相比,太赫兹波的波长要长得多,因此,具有较宽工作带宽的太赫兹耦合器,在实际应用中将有优势。所以既能够在较宽的带宽范围内工作、又具有低的传输损耗,是太赫兹光纤耦合器实际应用的基本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低损耗、宽带宽工作、性能稳定的太赫兹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赫兹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包括包层和纤芯,所述纤芯为三个,由位于正六边形顶点的内层空气孔包围而成,其中第一纤芯由位于基质材料中心位置,第二纤芯和第三纤芯对称的位于所述第一纤芯两侧;所述包层由纤芯以外的外层空气孔、内层空气孔和基质材料组成,多个所述外层空气孔在所述内层空气孔外围成网络,且相邻所述外层空气孔之间等间距;所述第一纤芯为输入端,所述第二纤芯和第三纤芯为输出端;光纤耦合器的长度等于纤芯基模的耦合长度;所述内层空气孔和外层空气孔的孔周期Λ相同,所述外层空气孔的直径d1和内层空气孔的直径d2之间的关系满足d1≥ d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4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