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时域捕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4768.2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0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静然;罗正平;李玉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77 | 分类号: | H04B1/7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直接 序列 信号 时域 捕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捕获技术,具体涉及对二次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进行捕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直接序列扩频就是在时域上依次用两组频率不同的扩频码(PRN)对数据进行扩频。两组扩频码必须具有很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以确保能顺利地将它们从接收信号中剥离。二次扩频是对传统的时域直接序列扩频的推广,它仍然保持了直扩信号的特性。但是,由于采用了两组扩频码,其处理增益和抗干扰能力相应的都有所提高。
假设二次直接序列系统所使用的扩频码P1和P2码元的时间宽度分别为C1和C2,码长分别为L1和L2,序列周期T1和T2,则扩频码P1和P2之间一般满足如下关系:
1、C2/T1=K,K≥1,即P2的码元长度为P1周期的整数倍;
2、P1的起始位置与P2码元的边界是对齐的。
附图1给出了扩频码P1和P2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接收到的二次直接序列扩频信号都是U个扩频用户的信号的叠加,因此,传统的对接收到的二次直接序列扩频信号中的第u个用户的时域捕获的方法流程图如附图2所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生成本地载波样本序列和扩频码样本序列。找出一个没有用于过捕获的对接收信号的二维估计值为根据该估计值生成本地载波样本序列如下:
其中,ti表示采样时刻,i=0,1,…,N-1,N表示每帧数据的样本点个数,u表示第u个用户,i为虚数单位。
根据用户序号u生成扩频码样本序列为:
步骤2:将步骤1生成的本地载波样本序列与接收到的二次扩频信号样本序列进行逐点相乘,得到信号b(ti,τu,df),其中,fc,u为第u个用户的真实载频,τu为该用户的真实信号延时,ti表示采样时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4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