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葛仙米营养保湿物质的生产与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4380.2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2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鹄鸣;王菊凤;易思富;熊斌;韩磊;彭锦桃;戚永跃;王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炎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08 | 代理人: | 刘红祥 |
地址: | 4157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葛仙米 营养 保湿 物质 生产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葛仙米营养物质的生产与提取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葛仙米(Nostoc sphaeroids Kutz),是一种淡水藻类植物,是一种多细胞丝状蓝藻,与地木耳(Nostoc commune)、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同属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段殖藻目(Hormogonales),念珠藻科(Nostocaceae)植物,学名为拟球念珠藻(种)。别名地亦称天仙米,天仙菜,“水木耳”或“田木耳”。其色绿粒圆,玲珑剔透,外形颇似珍珠,故又名珍珠菜。此藻由椭圆形细胞连成的不分枝的直径数微米的纤细藻丝缠绕而成。所有藻丝均包埋在厚密的聚多糖组成的胶质中,并形成大小不一的球形群体。在自然环境中,葛仙米常见于河溪石块上或水稻田中,呈墨绿色球状,其对生长环境及条件要求极严,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极窄。
葛仙米主要含有(1)蛋白质和脂肪酸:含18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其含有七种,尤其是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较高,品种较齐全,结构合理,完全符合FAO/WHO专家委员会1973年推荐的标准模式,干物质总蛋白质高达56%左右,同时它又是一种低脂肪含量食品,粗脂肪含量仅为8.11%,以中碳链为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减少人体胆固醇的合成,以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中链脂肪酸中的月桂酸、十三烷酸、豆蔻酸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癌活性,对降血压,降低血脂含量有特别的功效,同时,亦可作为肥胖者和糖尿病者的膳食,以助于消化,防止便秘。
(2)维生素:葛仙米富含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并含叶绿素30.98mg/g,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极高,比山楂高5倍多,比柑桔高15倍,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是葛仙米的一大特点,维生素B1、B2高于一般菌藻类,其丰富的维生素E,使葛仙米具有抗老化、抗氧化以及抗癌的功能。维生素A含量尤高,每百克含387国际单位,历史上早就发现葛仙米对夜盲症、目赤肿胀等眼疾疗效显著,原因即在于此。
(3)微量元素:葛仙米含有钙、钾、铁、锌、锶等人体必需的重要元素,其含钙量高于一般植物,是一种极好的天然富钙营养食品。
(4)多糖:葛仙米多糖含量丰富,高达20%,其丰富的聚多糖类物质,为植物界中所罕见,在目前报道的植物中居首位。
葛仙米作为菜肴和中药有大量史料为证:梁代陶弘景著《名医别录》,其后《本草纲目》、《药性考》、《全国中草药汇编》等,总结葛仙米的功效为:明目益气,令人有子,解热清火,利肠胃,痰火能疗,久服延年,消除疲劳、收敛、治夜盲症。宋代山谷道人黄庭坚写入《绿菜资》诗篇中,誉为山珍;明代王馨编入《野菜谱》,后收入《农政全书》;清代赵学敏所撰《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葛仙米,生湖广沿溪山穴中石上,遇大雨冲开穴口,此米随流而出,土人捞出,初取时如小鲜木耳,紫绿色,以醋拌之,香脆可食,时以为羹,俨如青螺,翠绿可爱,味极甘鲜,滑脆爽口,入蔬为宜;以水浸之,与肉同煮,作木耳味。”《鹤峰原为州》记载:“葛仙米,出产距州城(鹤峰原为州)百余里,大岩关外水田内,遍地皆生。”
葛仙米作为席间美食,其色翠碧可爱,其味清新甘鲜,不仅营养极为丰富,而且还具有较高效食疗价值,葛仙米性味甘、淡、寒,有清热明目作用,能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据《药性考》:“(葛仙米) 清神解热,痰火能疗,且久服延年。”《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葛仙米性寒、味淡,可以清热、收敛、益气、明目和能治疗夜盲症、脱肛以及外用可治疗烧伤、烫伤等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生物光学和现代工艺技术制备葛仙米提取物,并以葛仙米提取物为功效成分,制备具有长久保湿补水功能的化妆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葛仙米营养物质的生产与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炎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德炎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4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钢管连续穿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倾斜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