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物霉斑复合去除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78889.6 申请日: 2011-09-20
公开(公告)号: CN103013690A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孙善家;孙尉鹏 申请(专利权)人: 孙善家;孙尉鹏
主分类号: C11D1/83 分类号: C11D1/83;C11D1/86;C11D3/386;C11D3/20;C11D3/6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0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衣物 霉斑 复合 去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霉斑复合去除剂,配方的有效成份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碱性蛋白酶、异丁醇、过碳酸钠、乙醇、二乙醇甲醚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主要用于清洗衣物上的顽固霉斑、油脂、叶绿素以及大多数食品残留的污渍。使用范围广泛,可在羊毛、棉质、丝绸、灯芯绒、的确良、尼龙和奥纶上安全有效的使用。

背景技术  在洗衣店要洗掉衣服上的霉斑主要看生霉的情况,霉斑的程度和范围大小直接影响洗涤的难易。浅层的霉斑在深色衣服上一般会表现出灰白色的斑点,像这类的霉斑一般在去渍台上用清水和冷风交替打掉为止。在绵料制作的浅色衣物上,霉斑则一般表现为灰黑色或灰绿色斑点,一般使用40-50℃温水加碱性洗衣粉洗。严重的霉斑面积一般较大,甚至在霉斑表明覆盖着一层绒毛状的生物体。像这种霉斑要看它生在什么面料上,如果是麻、棉、各种化纤类面料上的霉斑,一般适当提高水温和选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白色的棉纺织品可以在洗涤时加少量的氯漂。霉斑若在真丝或纯毛面料上,去除时就要困难多了。要注意的是,霉斑需要在水洗下进行处理,干洗反而增加了去除困难。如面料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份氨水加3-4份酒精再加5份水的“酒精氨水”对霉斑进行处理。用什么方法去处理都不要使用过大的机械力,以免衣物颜色脱落。在清洗这些顽固霉斑时,在家庭里人们通常都是在浸湿衣物之前,将餐具洗洁精倒在霉斑上,用力搓洗,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人们一直希望能有一种快速清除顽固霉斑和其它污渍的复合湿性去渍剂,不仅使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各类织物的前处理清洗,而且具有洗涤快速、去污力强,温和不伤手等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选择合适的组分,采用合理混配成一种衣物霉斑复合去除剂。

本发明选择的配方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4.0-6.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0-8.0;碱性蛋白酶0.5-1.0;异丙醇2.0-3.0;过碳酸钠2.0-3.0;乙醇2.0-3.0;二乙醇甲醚0.5-1.0;二乙醇胺盐酸盐2.0-3.0;净化水至100。

脂肪醉聚氧乙烯醚硫酸盐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起增溶作用,起到干洗中的水洗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囊的浓度约0.1%,而在溶剂中形成逆胶囊的溶度至少0.2-1.0%,即在溶剂中加入相当于0.2%--1.0%的表面活性剂附着在织物上,从而影响织物的清洁度。

碱性蛋白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碱性蛋白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乙醇、异丙醇是稳定剂使用卤代烷烃为原料的干洗剂时,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其分解产物会对干洗设备有腐蚀作用。因此要选用一些含氧或含氮的化合物来作稳定剂,以减缓腐蚀作用。常用的稳定剂有,三氧杂环乙烷、亚烃基甲烷、苯并三唑等。某些醇类,如叔戊醇、也可作稳定剂,它不仅有减缓腐蚀的作用,还具有抗再沉积的性能。

过碳酸钠是漂白剂,为了保持织物的白度和有色织物的亮度,可用过酸作漂白剂,对干洗溶量过酸的活性氧含量为0.002%-0.4。可使用的过酸,将过氧化物与活性剂以1∶1混合到干洗的水溶液中,通过反应而生成过酸。这样的过氧化物可选用过硼酸钠、过碳酸钠等。

阳离子季铵盐是抗再沉积剂,抗再沉积剂能使溶剂洗下来的污垢,不再重新沉积到织物上去提高织物的白度和洁度。有明显的抗再沉积作用。

二乙醇胺盐酸盐是柔软剂和抗静电剂,加入柔软剂是为了降低织物纤维之间,或纤维与人体之间的摩擦力,改善织物洗后的手感和触感。因此在干洗剂中,要加入抗静电性能的柔软剂。如季铵盐类、咪唑啉类、乙氧基磷加入抗静电性能的柔软性。如季铵盐类、咪唑啉类、乙氧基磷酸酯等类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的抗静电剂有己胺的三乙氧化物,二乙醇胺的盐酸盐等。

二乙醇甲醚为去污剂,添加组方中,以增加去污效果

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是;

1)按配比加入水,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二乙醇胺盐酸盐、阳离子季铵盐、过碳酸钠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2)在不断搅拌下缓缓按配比加入碱性蛋白酶和异丙醇、乙醇、二乙醇甲醚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

3)检测合格后,分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善家;孙尉鹏,未经孙善家;孙尉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8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