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止鼾床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7621.0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6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大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A61G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止鼾床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自动化止鼾床具系统,主要包括一床具、一感测装置及一控制装置,该床具内设有一驱动装置,该感测装置能对使用者(躺卧于该床具上),周期性地发出侦测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且根据该侦测信号及反射信号判断使用者是否打鼾,在判断出打鼾的情况下,该感测装置便对该控制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使该控制装置驱动该驱动装置,以改变该床具的构形,进而调整使用者的睡姿,以中断打鼾。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成人(以下称使用者),每天约有六-八小时的睡眠时间,由此可知,睡眠约占一天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睡眠品质的提升(或改善)已越来越受到多数使用者的重视。根据发明人长期研究发现,有许多使用者会面临到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的问题,所谓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鼾症、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梦游症、梦呓等,根据相关研究,睡眠障碍的起因可能是压力、生活节奏过快、疼痛、烟草、咖啡因、酒精或其它药物等原因。
在前述各种睡眠障碍中,又以鼾症与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受到众多使用者及医疗界的重视。其中鼾症多见于成年肥胖男性,主要是因为睡眠中气流通过上呼吸道引起咽粘膜边缘和粘膜表面分泌物振动所致,肥胖者由于脂肪蓄积过剩,咽腔缩小,更易出现鼾声,且鼾症患者常会伴随其它症状,包括白日嗜睡及清晨头痛等。另一方面,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人在睡觉时,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发生反复性的塌陷,因而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变浅且费力,更为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气道完全堵塞而发生无法呼吸及窒息等情事。呼吸道狭窄可能是由肥胖所引起的,而维持呼吸道通畅的肌肉张力不足亦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主要成因之一。此外,亦有部分案例是因为先天下巴后缩、扁桃腺或悬壅垂过大造成气道狭小所致。根据医学界的定义,睡眠呼吸障碍可分成两种,第一种为无呼吸(Apnea),是指口、鼻的气流停止流动超过十秒,而第二种为低呼吸(Hypopnea)M,是指十秒以上的换气量降低了50%或以上。此外,“无呼吸、低呼吸指数”(Apnea-hyponea Index,AHI)是指平均一小时无呼吸及低呼吸的次数,通常睡眠门诊的医师会将AHI高于5的成人诊断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由上述说明可知,鼾症与睡眠呼吸中止症均与呼吸的情况息息相关,而鼾症一般也被视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如何有效侦测使用者是否处于打鼾状态,并实时中断使用者的打鼾,即成为相关业者及医疗界所共同努力的目标。据查,目前已有日本业者开发出鼾声侦测装置,主要是以一声音传感器,接收使用者所发出的声音,并对声音信号进行解析,且基于打鼾时所产生的鼾声强弱与音频特性进行打鼾判定,以判断使用者是否处于打鼾状态。在使用此种鼾声侦测装置时,为避免声音传感器与使用者距离过远,而接收到多余的环境杂音,使用者必须将声音传感器配戴于头部(脸部),使该声音传感器贴近使用者的鼻腔。然而,对于使用者而言,额外配戴附件不仅相当麻烦,且更会令使用者在睡眠中感受到拘束感,进而导致睡眠品质下降。
此外,亦有美国业者开发出利用气流侦测打鼾的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此种装置主要是利用一气流测量器10,连续地测量使用者呼吸时的气流,由此推算出使用者的呼吸状态,以判断使用者是否处于打鼾状态。然而,使用者在利用此种装置时,必须将该气流测量器10固定于鼻孔附近,以便精确地测量通过鼻孔的气流,且必须在胸腔位置装设一传感器11,以测量呼吸次数,换言之,使用者必须需配戴额外的配件方能测量,但该等配件却往往令使用者产生不适感,严重影响睡眠品质,尤其对于个性较为敏感的使用者而言,其影响程度更是严重,往往令使用者无法舒适地入眠,进而引发其它种类的睡眠障碍,相当不理想。
除了上述各种侦测打鼾的装置外,亦有业者试图将医疗仪器应用在打鼾侦测领域上,据查,有业者构想出利用脑电图监视器或心电图监视器等仪器,侦测使用者是否处于打鼾状态。然而,该等专业等级的医疗仪器造价高昂,并不适合应用在一般家庭中,且以此种医疗仪器进行测量时,使用者必须在其身上黏贴电极,以便医疗仪器正确取得使用者的心跳及呼吸等生理参数,惟,长时间黏贴电极不仅可能导致使用者的皮肤过敏,更有可能造成皮肤病变等问题。由此可知,利用医疗仪器侦测打鼾状态的构想不仅不符合成本效益,更有造成皮肤病变之虞,并不实用。再者,前述各种侦测装置仅能执行侦测作业,并无法实时中断使用者的打鼾状态,并不符合实际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大化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世大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7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