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芯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7387.1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乔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523942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池芯装配方法,尤指一种可应用于不同电池芯的大小规格及不同形式的卷芯装配。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芯的芯壳结构主要是包括一壳体,壳体内置放有电解质溶液及采用叠片、单幅卷芯或多串卷芯卷绕装配方式装配的正极片、隔离膜及负极片。各正极片分别以正极接片焊接后,再同时焊接在壳体的正极接线柱的底部,各负极片分别以负极接片焊接后,再同时焊接在壳体的负极接线柱的底部;或是将卷芯的正极接片直接点焊在金属壳体的侧板上,再将负极接片焊接在盖板的负极极耳上,以使正、负电分别传导至壳体顶部的正极接线柱及负极接线柱。而正极接线柱及负极接线柱的顶部则是再分别设有外螺纹,借此在分别螺合一螺母后,分别固定不同的接线端子,以将正、负电传送出去。
但,上述锂电池芯的装配方法存在着下列问题:
1.当卷芯的正极接片焊接在正极接线柱的底部或金属壳体的侧板上,负极接片焊接在负极接线柱的底部时,由于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小,将使得点焊作业具有较高的困难度。如此一来,不但会增加人力作业的时间,且会影响焊接的品质,而容易造成短路或导电不良的情形,从而使合格率无法提升。
2.由于锂电池芯壳的规格、型体及采用叠片或卷绕装配方式的卷芯型式不同,卷芯的正极接片及负极接片所在的配置位置电连接会有所不同,而不同的配置位置即需要采用不同的结合方法,如此一来,不但会增加材料成本,且会大幅增加人力作业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在盖板的下方设有延长的负极极耳,使加大作业空间,并可分别适用于不同大小规格的壳体及各种卷芯使用,而可让加工速度增快,以节省人力装配成本,并可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的电池芯装配方法。
为达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设的电池芯装配方法的电池芯包括一顶端具有开口的壳体,壳体内置放卷芯,壳体的顶端盖合盖板以封闭该开口,壳体的盖板的上方分别连接正极接线组件及负极接线组件,而该电池芯装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正极极耳结合于盖板的底部,以使正极极耳与正极接线组件呈电连接;b.将卷芯放入壳体内,并将卷芯的正极接片结合于壳体的侧边;c.在卷芯的上方放置一具有定位孔的绝缘片,并将卷芯的负极接片由绝缘片的定位孔中拉出;d.将长条状负极极耳的第一端结合于盖板的底部,以使负极极耳与负极接线组件呈电连接,并将卷芯的负极接片结合在反向于该长条状负极极耳第一端的第二端上;e.将长条状负极极耳的第二端向下弯折,以使长条状负极极耳的第二端位于长条状负极极耳的第一端及正极极耳的下方,并将绝缘元件定位于长条状负极极耳的第二端与正极极耳之间;以及f.将盖板盖合并密封在壳体的顶端。
实施时,该正极极耳以焊接方式结合于盖板的底部,该壳体为金属材质,且该卷芯的正极接片以焊接方式结合于壳体的侧边。
实施时,本发明还包括一步骤,将长条形绝缘胶板的宽面部夹置于盖板与负极极耳的第一端之间,将长条形绝缘胶板的窄面部夹置于盖板与正极极耳之间,并将正极极耳的周缘结合于盖板的底部。
实施时,本发明还包括一步骤,将一绝缘层包覆于组合后的盖板及壳体的外周缘。该绝缘层包括一置于盖板顶面的绝缘板、一置于壳体底面的绝缘膜及一包覆于壳体的周缘并同时包覆住绝缘板的周缘及绝缘膜的周缘的热塑膜。
实施时,该绝缘元件为绝缘胶膜,其包覆住长条状负极极耳的第二端。
实施时,该绝缘元件为一个绝缘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池芯装配方法,该方法不但能提高产品合格率,使适用于不同大小规格的壳体及各种卷芯,且可有效节省人力、材料及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极极耳结合于盖板底部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串卷芯放入壳体内,并将多串卷芯的各正极接片结合于壳体侧边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单幅卷芯放入壳体内,并将单幅卷芯的正极接片结合于壳体侧边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卷芯的上方放置绝缘片,并将卷芯的负极接片由绝缘片的定位孔中拉出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卷芯的负极接片结合在负极极耳的第二端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负极极耳的第二端向下弯折后,待置入壳体内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负极极耳的第二端及正极极耳之间定位一绝缘板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绝缘层包覆于组合后的盖板及壳体的外周缘时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
正极极耳1 盖板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乔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乔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7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