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油理疗暖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5991.0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8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中民 |
主分类号: | A61F7/03 | 分类号: | A61F7/03;A61M37/00;C09K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油 理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精油理疗暖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取暖装置都需要外界能源提供能量,如加热保温袋,或者需要向袋中注入热水或者需要接通电源,使用受环境资源限制,很不方便,同时现有有技术中的取暖装置只具有取暖功能,没有保健理疗的功能,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受环境资源限制,随处随时可用且具有理疗功能的精油理疗暖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精油理疗暖贴,其中,包括边缘封合的袋体,所述袋体具有背面和正面,所述袋体的正面由外向内依次具有无纺布层和带有微孔的透气膜层,所述袋体的背面设有粘胶和可剥离的贴附于所述粘胶上的隔离膜,所述袋体内包装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主要由下列成分构成:医用铁粉、水、活性炭、盐、硅藻土、蛭石、保水剂、精油。
作为优选,构成所述发热体的成分配方为:40~60%的医用铁粉;15~25%的水;5~15%的活性炭;2~5%的盐;2~5%的硅藻土;5~15%的蛭石;2~5%的保水剂;2~5%的精油。
作为优选,所述精油为肉桂精油、檀香精油、薰衣草精油、丁香精油、玫瑰精油、薄荷精油或茉莉精油。
作为优选,所述粘胶为医用胶。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膜为隔离纸。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外界能源,无需插电、无需热水,自动发热,不受环境资源限制,安全稳定,随处随时可用且通过精油挥发从而具有理疗功能。具体而言,本发明初始封装在密封袋中,使用时,打开密封袋,取出本产品,把隔离膜从粘胶上剥离下来,然后依靠粘胶粘附在身体需要温热部位的衣服上,使无纺布紧贴皮肤即可,与此同时,空气会透过无纺布由带有微孔的透气膜进入本产品的内部,之后,空气中的氧气即会与发热体中的医用铁粉反应发热、随着热量散发,精油也同时挥发并随着水蒸气一起穿过带有微孔的透气膜和无纺布到达使用者的皮肤,并从皮肤渗透进入人体,从而达到理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示意了将隔离膜从粘胶上剥离开来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油理疗暖贴,其中,包括边缘封合的袋体1,所述袋体具有背面和正面,所述袋体的正面由外向内依次具有无纺布层和带有微孔的透气膜层,所述袋体的背面设有粘胶2和可剥离的贴附于所述粘胶上的隔离膜3,所述袋体内包装有发热体,所述粘胶为医用胶,所述隔离膜为隔离纸,所述发热体主要由下列成分构成:医用铁粉、水、活性炭、盐、硅藻土、蛭石、保水剂、精油,构成所述发热体的成分配方为:40~60%的医用铁粉;15~25%的水;5~15%的活性炭;2~5%的盐;2~5%的硅藻土;5~15%的蛭石;2~5%的保水剂;2~5%的精油,所述精油为肉桂精油、檀香精油、薰衣草精油、丁香精油、玫瑰精油、薄荷精油或茉莉精油。
在本发明中,所述精油可以是各种精油,优选为肉桂精油、檀香精油、薰衣草精油、丁香精油、玫瑰精油、薄荷精油或茉莉精油,但不仅限于此,其中:
熏衣草精油能肩负起很多重要的任务,它是自然的杀菌、消毒剂,具有抗忧郁、镇定和解毒的功能,可促进康复,预防伤疤,它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伤口的细胞经过它的刺激后,会加速再生,帮助身体恢复。
薄荷精油是一种绝佳的消化剂,能帮助呼吸系统的循环,而且还是消炎、抗菌剂,由于具有这些特性,薄荷精油是用来医治下列毛病的最佳选择:消化不良、胀气、口臭、流行性感冒、黏膜发炎、静脉曲张、头痛、偏头痛、皮肤刺激、风湿、牙痛、疲劳等。
肉桂精油对皮肤有温和的收敛效果,紧实松垮的组织,清除疣类功效尤其良好,抗皮肤老化,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收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中民,未经李中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5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