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路或管材之间柔性连接的马鞍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4509.1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7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佰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佰兴 |
主分类号: | F16L41/14 | 分类号: | F16L4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高新区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路 管材 之间 柔性 连接 马鞍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或管材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管路或管材之间柔性连接的马鞍接头。
背景技术
塑料检查井采用高分子树脂为原料一次性注塑成型,分体组合而成,与井管采用柔性连接,管道和井土共同运动,均匀沉降,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砖砌井与塑料管道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有效防止地面塌陷。城市排污管道纵横交错,布局复杂,主干管道与支路管道之间的连接要求较高,主干管路上的开孔与支路管路必须同轴,保证安装精度,否则时间长了易漏水。现有的马鞍接头承口与支路管路的配合间隙较小,安装难度大,因为是人工操作,主干管路上的开孔较难保证与支路管路同轴,导致密封不严密,发生漏水等工程问题。一般主干管路上的开孔与支路管路的轴线之间有角度时,就会导致密封不严密,发生漏水等工程问题。主干管路的自然沉降也会导致密封性降低,导致漏水等工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管路或管材之间柔性连接的马鞍接头,使筒体与支路管路柔性连接,提高密封性能,避免因主干管道的自然沉降而降低密封性,导致漏水等工程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管路或管材之间柔性连接的马鞍接头,包括连接支路管道的筒体,筒体的一端具有连接主干管路的马鞍体,马鞍体外表面与主干管路内壁间设置有密封胶垫,筒体外壁套装有马鞍垫,筒体外壁螺纹连接用于压紧马鞍垫的螺母,筒体上远离马鞍体的一端设有包覆筒体端口的胶圈和用于固定胶圈的扣圈,筒体上具有与扣圈配合的凹槽,筒体内径大于支路管道外径0.5~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管路或管材之间柔性连接的马鞍接头结构简单,构思新颖,易于制造,采用筒体与支路管路柔性连接来提高密封性能,施工要求降低,安装方便,并能避免因主干管道的自然沉降而降低密封性,导致漏水等工程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管路或管材之间柔性连接的马鞍接头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管路或管材之间柔性连接的马鞍接头最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管路或管材之间柔性连接的马鞍接头最佳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管路或管材之间柔性连接的马鞍接头最佳实施例的三维半剖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筒体的剖视图。
图中:1.筒体,11.凹槽,2.马鞍体,3.马鞍垫,4.螺母,5.密封胶垫,6.胶圈,7.扣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1图2图3图4图5是本发明的用于管路或管材之间柔性连接的马鞍接头的最佳实施例,包括连接支路管道的筒体1,筒体1的一端具有连接主干管路的马鞍体2,筒体1外壁套装有马鞍垫3,筒体1外壁螺纹连接用于压紧马鞍垫3的螺母4,马鞍体2外表面与主干管路内壁间设置有密封胶垫5。筒体1上远离马鞍体2的一端设有包覆筒体1端口的胶圈6和用于固定胶圈6的扣圈7,筒体1上具有与扣圈7配合的凹槽11,筒体1内径大于支路管道外径0.5~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佰兴,未经周佰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4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屉式花盆底盘
- 下一篇:具有与协议无关的交换机的互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