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测机换针防损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4462.9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曾宇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G01R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测机换针防损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LED芯片进行点测测试的点测机的辅助配件以及一种换针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点测机上的传感器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该传感器上装有探针1,探针1为几乎每天都需要更换的耗材,探针1安装在夹具2上。探针工作一段时间后,探针尖端会损耗、变粗,需要更换。目前,换针的时候,需要手动拆卸夹具2,期间,需要用手指托在夹具2的下面,用螺丝刀17松开夹具上的螺钉3,从夹具中取出探针1。
这种取探针的方式比较粗放,由于手指托住夹具的动作不容易控制,容易损坏动触体4以及弹片5。如图3,弹片5通过第二螺钉6固定在座体7上,而弹片通过第三螺钉8固定在杠杆体19上。杠杆体19包括塑料杆、接线体等部件,其以第二螺钉6为支点,当夹具2发生微弱的逆时针转动的时候(即被测试物体上升,与针尖接触时),动触体4就会同时发生相应角度的微弱顺时针转动,由于动触体4的上尖端有降低接触电阻的金属镀层,且面积很小,在频繁的换针过程中,如果施力过度,会造成动触体的上尖端与触片9的作用力过度,导致动触体4和触片9上的镀层的破坏,镀层的破坏会导致需要更换传感器(图3整体即为一个传感器(探针1除外)),或者使弹片5变形,导致接触不良,也需更换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点测机换针防损治具,用于解决LED点测机的传感器在换针过程中对传感器的损坏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点测机换针的方法,用于解决LED点测机的传感器在换针过程中,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点测机换针防损治具,其包括:用于托住夹具的夹具托体、挂在传感器的弹片固定座上的弹片限位前凸体上的上挂体以及用于顶在动触体上方的传感器部位的凸起物;
其中,凸起物与夹具托体通过一横向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凸起物由横向连接部表面凸起,横向连接部与夹具托体构成横向的平板部;在横向连接部上设有上挂体,上挂体通过竖向连接部与横向连接部连接,上挂体有与所述弹片限位前凸体接触的承力部。
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点测机传感器的换针方法,其包括:
换针前,先准备一种点测机换针防损治具,该治具包括用于托住夹具的夹具托体、挂在传感器的弹片固定座上的弹片限位前凸体上的上挂体以及用于顶在在动触体上方的传感器部位的凸起物;
其中,凸起物与夹具托体通过一横向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凸起物由横向连接部表面凸起,横向连接部与夹具托体构成横向的平板部;在横向连接部上设有上挂体,上挂体通过竖向连接部与横向连接部连接,上挂体有与所述弹片限位前凸体接触的承力部;
换针时,将该治具安装在传感器上,即将所述上挂体挂在弹片限位前凸体上,将夹具托体置于夹具下面,所述凸起物顶在动触体上方的传感器部位上;
然后,用工具拆卸夹具上的螺钉,此时,凸起物顶在动触体上方的传感器部位上,动触体不受力、弹片没有受到额外的力;夹具托体支撑夹具,控制弹片进一步承力形变,拆卸螺钉后即可进行换针。
优选地:所述上挂体为一横向的平板。如果是单边安装治具的话则竖向连接部、该横向平板以及横向连接部的横截面形成 形;如果双边都能安装治具的话,则竖向连接部、该横向平板以及横向连接部的横截面形成“工”形。单边安装治具指,只能从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治具;而双边安装治具则指,可以从传感器的两侧均安装治具。
优选地:所述上挂体为以横向的平板,所述竖向连接部设在该平板的中间。这种结构为前述所说的双边安装的结构,可以从传感器左侧安装治具,也可以从传感器右侧安装治具。以便一个治具能适应装在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提高治具使用的便利性。
优选地:所述夹具托体的上表面高度高于所述横向连接部上表面的高度。这个高度差,主要是为了满足夹具托体托住夹具,避免它们之间存在间隙,如果它们之间存在间隙,则会使夹具托体对夹具的支撑效果不理想,甚至发生轻微颤动。
优选地:所述治具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方便加工,除此以外,还可以选用其它材质,如铝、钢、铜、不锈钢和复合材料等各种材料。
优选地:所述凸起物的高度与触片的高度一致,其能够正好顶在触片上。这是保证动触体可以悬在凸起物内侧,使其不承担支撑作用,避免其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未经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4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